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哈利·波特》留考题 小说如何演变成一种现象

2011年08月22日 07:4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十几年前,一个单亲妈妈在爱丁堡某间咖啡馆里漫无目的地写作,她的书里有一群满脑子童稚幻想的孩子、还有一连串的魔法桥段。当时,没有人能看出她的故事有成为经典巨制的潜质。

  然而,正是书中那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男孩,可能会成为儿童文学殿堂最经典的一个形象。今年7月,随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上映,这段持续十余年的魔幻之旅,最终画上了句号。

  “现在,我们必须告别这个世界,就像告别我们从幼年到青少年时代都在参加、只能在记忆中重返的夏令营。”美国《时代》周刊网站7月刊登的《哈利·波特:致谢并道别》一文不无伤感地写道。

  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北京女孩苏珊娜说,在幼时枯燥的校园生活中,“哈利·波特就是一股精神力量,他的勇气和正义感时刻触动着我。”

  22岁的白如乐说,《哈利·波特》的非凡之处在于能够带给他一种“梦想”,尽管莫名、不现实,却能让人觉得生活更加美丽。

  “实际上,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孩子们的心理都是相似的,他们崇尚英雄,喜欢探秘、冒险,向往坚固的友谊和充满刺激的课程。”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哈利·波特》全七卷责任编辑王瑞琴说。

  数据显示,十年来,《哈利·波特》全七卷中文版已发行约1100万册,不仅图书,电影、电子商务、玩具业、饮料业都借这棵“摇钱树”赚得盆满钵满。由一部小说流行成一种现象、积淀为一种情结,甚至催生出一台“吸金机器”,功成名就的《哈利·波特》让我们的思考无法停止。

  很多人认为,《哈利·波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将它定位于成长小说也许更加合适。孩子阅读着《哈利·波特》慢慢长大,成人则从书中找到熟悉的旧日情节和身影。这或许将为中国文学提供一个新的创作样式。

  王瑞琴却说,中国很难出现《哈利·波特》:“我并不是说我们的作家文笔不行,能力不行,我的意思是说目前我国文坛一片浮躁,作家急功近利,很难像J·K·罗琳那样潜下心来读书、研究、思索、创作。”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胡平认为,《哈利·波特》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极具原创性,但现在中国大量的幻想小说仍是跟着国外的创作方式走。王瑞琴建议,中国作家还是应该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不要动不动就是什么穿越时空、古城堡、魔法,主人公的名字不是“爱丽丝”、“克拉拉”就是“戴维”、“杰尼”。

  “我觉得这和我们的文学史有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现实主义题材一统天下,浪漫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少。近年来,魔幻作品开始增多,但由于过去幻想小说在小说中,尤其是成人小说中很少见,这种不够多元化的现象限制了作家的创作思路。”胡平说,现在幻想类文学作品受到欢迎,激励了更多作家去考虑这方面的创作。但想要产生经典、获得认可,国内的作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哈利·波特》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出色的文本内容,但市场化运作同样功不可没。无论是图书、电影还是相关产品,能够长时间风靡全球的前提是具有相当水准的包装、营销团队。有创意的内容和高水准的营销理念,成就了《哈利·波特》的神话,都值得中国文化产业界学习、借鉴。 黄小希 李芊丽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