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锵锵三人行》的“三分之一”,人称“道长”
他是《康熙来了》的男主持,人称“不乖小王子”
梁文道蔡康永,选谁
本报特派记者 王湛 实习生 虞珊珊 陈譞懿
他们都不是“闲人”,也从不缺少“观众”;他们是学者,也都是能说会道的媒体人。
周六的上海书展,由于来自香港的梁文道和来自台湾的蔡康永同时现身,而达到了人气最高点。这样的“不约而同”,恰恰是因为他们对书的钟爱。
尽管俩人未有“正面交锋”,但他们所谈论的话题,竟然有着惊人的默契,原本“人气的PK台”,俨然变成了一场精彩的“隔空对谈”,让到场的读者,陷入了不知所措:到底去听谁说?
回合一:要不要逛热闹的书展?
梁文道:上海书展像庙会,我从来不逛
这个周末,梁文道在上海书展呆了两天,但除了给朋友的新作捧场,或应邀与名家对话,他没有逛书展的计划,“上海书展太热闹了,像庙会,我几乎每年来,但从来不逛。”
和前不久刚刚参加过的香港书展相比,梁文道说:“香港书展很安静,活动集中到一个区域,并且一间间分开,互相不受影响。”上海书展经常有作家现场签售上千册图书,让他很惊讶。“香港作家也签售,但不会一下子签出上千本,只有嫩模写真集能签出这个数量。”
“其实,看一个书展是否真的有价值,是看它对真正读书圈里的人有没有影响力。”梁文道看到展馆里那么多的粉丝在排队等作家的签名后感到无奈,“大概在平时城市可见的角落里,关于书的活动,实在太少。”
蔡康永:书展能让你注意到不同领域的书
虽然已经算是“作者”的身份了,蔡康永依然认为自己更是“疯狂的读者”,谈起读书,他的脸部立马光彩四溢起来:“如果允许,我真希望可以去狠狠地逛一下上海书展,活动很丰富,我都有兴趣。”他说自己是个“疯狂的读者”,逛了一会书展,就买下四五十本书,搬回家慢慢“品尝”。
“逛书展有个好处,各式各样的活动会吸引你注意到各个领域的书,不像你平时逛书店,总是会在固定的书架边徘徊。”蔡康永给自己的约束是,一定要看不同领域的书,“越是不熟悉的方面,越应该去阅读,否则阅读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而没有进步。”
回合二:要不要利用微博?
梁文道:微博离事实越来越远
一直关注网络热点,在《锵锵三人行》中不断就社会新闻发表评论的梁文道,给大家的印象似乎一直和网络关系密切。可他从没开过个人微博,“目前网上号称是我的微博,都不是我开的,而是网站自己开出来,连里面的话都是他们发上去的。”他声明:“我不会开微博,因为从根本上说,我反感微博这种媒介。”
“在微博上,人们都不会仔细去看一篇文章,看上一两段就开始评论,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聚拢到一起开始讨论、批判。人们断章取义,却没有意识到离原来的事实越来越远。”梁文道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把微博当成主要的新闻来源,却在还来不及求证一条微博的真假之前,就被另一个热点吸引。
蔡康永:把微博当将来的墓碑
“我不太愿意用‘粉丝’来称呼他们。”作为微博的人气用户,蔡康永向他那800多万的“粉丝”提议说,应该废除“粉丝”这种称呼,改成“关注者”,才比较恰当。
“我不是他们的偶像,我不值得他们去效仿、崇拜,微博只是一个有趣的平台,可以更方便大家相互交流。”蔡康永进一步解释:“我平等地看待微博上的每一个人,和他们互动也是以对等的态度。”
只要关注蔡康永的微博,就不难发现,“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是他原创的两大系列,转发量都是以万计数的。他说:“我想我将来可以把微博当成墓碑,等我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永远不更新的微博,就是一种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