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巴金题写“艾芜之墓” 两老人心灵相通

2011年08月22日 11:27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莎

  1992年12 月5日我公公艾芜去世,新都县(现成都市新都区)政府欲使老人回归家乡。老人21岁时,出川由南至北漂泊。落叶归根,让家乡的太阳竹林与他相伴,这对到老不改乡音的老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归宿。墓址选在新都桂湖公园花木扶疏的一处开阔地,与升庵桂湖一墙之隔,古今两位文化名人毗邻而居。

  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大青石,雄浑而粗犷,和老人一生朴实无华的风格甚为贴近。这是艾芜铜像的基座。那么,镌刻在基座上的墓碑,请谁来题写呢?老人生前所熟悉的领导人、文化官员、著名作家、书法家在我们头脑中一一闪过,最后,我向我的先生提出,最合适莫过于巴老了。两位老人相识相知半个多世纪,他们之间的友谊虽非生死之交,甚至平常联系都不多,但两位老人心灵的息息相通,却又真真切切贯穿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记得有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要编辑出版巴老书信集,有关人员来信征集巴老信件。去医院探望时,我说到征集事,公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新中国成立前有书信来往,这些信件,散失于战乱和‘文革’中了,现在一封也没有,新中国成立后没有通过信件甚至电话也没通过。”我越发不解,我公公说,“在北京开会和一同出访时我们都能遇见,平时大家都忙各自的事。”在现代通讯工具的纵容下,已经习惯于靠无休无止的热线联络来支撑着友情之网的我辈,对两位老人之间平淡如水的关系几乎是难以理解的。然而,细细想来,到底是“热络”的更长久,还是“平淡”的更醇厚?

  按照当下的标准,两位老人半个多世纪的交往真是寥寥无几,可就在这寥寥无几之中,却又足以给中国文坛留下伯牙子期般的佳话。曾给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读者带来一阵南国边地清风的《南行记》,便是由巴老出版的,而从此“南行”不仅成为一个特殊词汇,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也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几代读者;长篇小说《百炼成钢》,是我公公反映新时代工人生活的代表作,这部长篇50年代问世于巴老任主编的《收获》杂志上。1992年,我公公去世。我们收到来自作家中的第一封唁电,就是巴老打来的。巴老在那唁电中说:艾芜寡言、勤奋,一生写了很多好作品——我也是《南行记》的爱读者——这些文字,简洁而真切,表达着巴老对老友性情的深刻了解,尽管已经过了十几年,我们仍然觉得,在几百封唁电里最让我们难忘。

  早听说巴老身体欠佳,更重要的是我们担心巴老及家人的忌讳。可我们又是如此渴望墓碑由巴老题写啊!铜像与墓园均计划在我公公去世一周年的1993年12月5日落成。思前想后,1993年春天,我先生还是“狠”着心给李小林去电话谈了请求巴老题写事,小林非常理解,说待问过巴老后一定告知我们。两天后,小林来电话,说巴老同意写,巴老甚至谦虚地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怕艾芜家人失望。又过了几天,我们收到了那幅无价的、现已捐赠给现代文学馆的“艾芜之墓”,寄来的信封上署名“巴金”。从字迹上我们能够想象巴老虽能握笔,手却抖动不止的艰难。巴老写得非常认真,用美工笔,在两张纸上横的竖的共写了四、五条。从我们去电话提出请求到收到巴老题写的“艾芜之墓”,前后时间不过一周。

  1993年12月5日,艾芜墓地揭幕仪式如期举行。

  我们轻轻掀起铜像上的红绸,“艾芜之墓 巴金”六个字凸显于大青石基座上。

  我的眼眶有些润,我感受到友情的力量。

  两位老人间的友情,就像这大青石的基座,默默,使之更显得雄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