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茅盾文学奖网络文学为何全军覆没
——本报独家专访评委、著名作家麦家
8月22日,刚刚结束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工作的著名作家麦家,从北京直接赶赴大连,参加半岛晨报举办的“群英楼”名家笔会。
网络文学再次全军覆没是本届茅盾文学奖的焦点之一,而麦家承担的恰恰是网络文学作品的评审工作。就这一话题,麦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网络文学雷声大雨点小
本届茅盾文学奖的176部候选作品中,有7部网络小说,其中只有一部李晓敏(网名菜刀姓李)的《遍地狼烟》入围前81强,最终止步42强。
“网络文学为何全军覆没? ”
麦家回答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说:“每次记者这样问的时候,我一定会反问:‘请为我推荐一部你认为可以当选的作品’,我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麦家认为,网络文学好像来势凶猛,其实雷声大,雨点小。大家都在看、都在谈网络文学,好像阅读网络小说成了一个时尚的名词,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作品,很难说哪一部作品已经相当完善了,网络文学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个人英雄”,一个领军人物。
不习惯网上阅读的麦家,这次一口气读了7部网络小说,得到的总体印象是,网络文学作家目前还处于一种凭借本能写作的阶段,某种意义上说,还不是一种文学写作。读他们的作品,故弄玄虚的成分更多一些,好像“天外来客”一样,充满好奇与想象力,但是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读起来,好像更多的是唤醒了身体的本能,而不能将读者的爱与恨等所有复杂的人类情感充分调动起来。
点击量只能证明市场不能代表质量
网络文学的发展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网络写手的平均年龄大多在二三十岁左右。时间是造成网络文学目前尚不成熟的主要原因吗?
麦家认为,造成网络文学目前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很复杂。网络文学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商业行为,网络文学平台没有人把关,写什么都可以发表,一切以点击量说话。读者的快餐化阅读造成了写手的快餐化写作。
本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期间,中国作协别出心裁地举办了一场“结对交友”见面会,麦家、柳建伟、周大新、白烨、孟繁华等18位传统作家、评论家与盛大文学、TOM网、新浪等网站的18位网络作家见面并结成对子。麦家的“对子”是“天蚕土豆”。 “天蚕土豆”目前的点击率已经超过1亿,这一点令麦家印象深刻。天蚕土豆一天的文字量不能低于1万字,“低于这个数字就不能保证点击率”。而麦家写小说,一天最多只能写2000字。 “点击率本身证明他是有市场的,而速度决定了他们的质量无法保证。网络读者更在乎感官刺激,据说,写手在每3000字以内就必须设计出一个惊险刺激的内容,否则就没人买账。 ”
而在麦家看来,点击率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的读者对阅读纯文学作品的经验是缺乏的。经典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财富,多少年传承下来的不只是那些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高度,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文化符号。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观众在戏剧舞台上看到一把伞,就会联想到这是一场感情戏的开始。小说中也同样,一块丢失的手绢,可能代表的是奸情;一只孤零零的鞋子,可能意味着死亡。作家和读者通过这些象征性的符号来共同完成一场文学的体验。这样的文学体验是极其美好的,同时也是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的阅读来积累的,不是快餐化的网络阅读能够完成的。
最终打败我们的将是网络写手
作为上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当年的“黑马”麦家带着他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的《暗算》改变了茅盾文学奖在人们心目中坚持宏大叙事、青睐史诗性作品的严肃形象,从入围到获奖,麦家的《暗算》一直就充斥着各种猜测和质疑。无论如何,正如有评论家所说,麦家在专业文学评论领域和大众标准两方面同时得到了肯定,实属不易。
可能也正基于此,麦家对网络文学作家抱持着一种宽容的心态,认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而网络平台的好处,就在于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将来打败我们的肯定是现在的网络写手”。
麦家给这些年轻人的建议是,希望他们能够再多地与我们这块土地接近起来,与我们的人民接近起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丰富,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提供给读者更多属于心灵的东西。□本报记者/高 爽
□链接
麦家 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从军17年。 1986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等,被称为“新智力小说”。因其数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而声名鹊起。2008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