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把它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日本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
晚年回首往事,世界电影大师黑泽明把自己比作这样一只镜前自窥的蛤蟆,发现自己过往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就结晶为他的自传:《蛤蟆的油》。
黑泽明从一岁荡漾在洗澡盆里的记忆开始,写了他人生中的一些片段,也写了他一生的重大经历。懦弱、平凡的日本小孩小明,智力发育过晚,差点被当成弱智;幼时像个女娃,因爱哭而得了个“酥糖”的称号;小学运动能力极差,身体孱弱,遭人笑话;中学时淘气废学,毕业后无所事事,寄宿哥哥家里吃白饭……这个有点像《机器猫》里的大雄似的小明,因为对电影艺术终其一生的执着和热爱,最终成长为世界级的电影艺术大师,而这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在这部名为《蛤蟆的油》的自传里,看不到任何具有传奇色彩的描摹,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极为坦率而平凡的讲述。
贾平凹说:“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而大情怀是朴素的,大智慧是日常的。 ”不是所有辉煌绚烂的人生都需要鲜花和盛典去装点,去诠释,黑泽明自传是我读过的自传中最朴实也最具情怀的一部自传,朴实得跟白萝卜和红萝卜一样。
黑泽明在《危险的拐角》这一章写到:“有一支歌,我记不清是谁的作品了,大意是,本来是红的,却不老实说它是红的,等到能坦率说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年。 ”
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和超越,不知朴实才是尽所有努力都未必抵达的终点。人往往要绕过很大一个圈子才能回归本我,回归真我。
“朴实得和真理一样”,这话是说真理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圣玄妙,也是说朴实是怎样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
黑泽明以镜前自窥的蛤蟆自况,在落笔之前,就抱定了“不怕丢丑”的勇气和决心,即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把红的就说成红的。
在《只有一个日本》这一节之前,黑泽明讲述了他在战争期间的拍片经历。我期望看到的他在那场战争中的立场,在这一章看到了。他说:
“战争期间,我对军国主义是没有抵抗的。很遗憾,不能不老实说,我没有积极抵抗的勇气,只是适当地迎合或者逃避。 ”
“这是可耻的,然而它是不能不老老实实承认的事实。所以我没有大言不惭地批判战争时期诸种事实的资格……”
作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领军者,贾樟柯也是黑泽明这本自传的拥趸之一,他说,黑泽明把自己比作玻璃缸里的蛤蟆,在镜中看到自己丑陋的模样,吓出一身油,这油却为世间良药,用来慰伤止痛——他看到世事的荒凉与不完满,检省自己与世界。
是的,检省是这部自传贯穿始终的主旨和立意,他不仅检省自己的人生,不仅检省日本,日本人的国民性,他更多的是站在整个人类的层面,检省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他对人性中虚饰自我的弱点充满了警惕和自觉。他的检省贯穿于整部书的字里行间,段落章节,成为这本自传最大的思想要义。而且这种检省不是刻意的,没有丝毫做作的成分。
“我们这么引以为豪的个性,实际上是由种种复杂的因素形成的……我们并不是光凭自己就能生活得很充实,……我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出了许许多多曾经使我得以有今日的力量,以及与这种力量有关的人和发生的事”
是让·雷诺阿的这些话,激起了黑泽明写自传的愿望。
黑泽明的朋友说黑泽明的性格与向日葵相似,有向光性。他在成就了他“今日的力量”的人和事中总能看到光明和温暖的一面,从而发现人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因此,在这部朴实无华的自传里,伴随着黑泽明近乎严苛的检省,是他对生命中那些美好光明事物的回顾,他的讲述是坦率的,也是温暖平和的,给人一种单纯洁净的享受,就像有位豆瓣网友说的:同样是日本,我喜欢黑泽明所述说的日本和在日本发生于他身上的事。 □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