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锣鼓巷59号,昔日的洪承畴府邸尚存三间祠堂
南锣鼓巷59号,是一座不显眼的小门楼,然而挂在小门楼旁边同样不显眼的一块说明牌,却告诉人们这里是洪承畴府邸的一部分,安装在门口的一对青石门墩是从此院出土的,院内还有当年洪府祠堂遗留的三间房屋。
洪承畴是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人,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4岁时考中进士,十余年后升任陕西布政使司参政,是从三品的道员。后来崇祯皇帝赏识洪承畴的军事才干,派他去镇压起义军,逐步提升至巡抚、总督等要职。《清史稿》记述,洪承畴的部下俘获了闯王高迎祥,又将继任的闯王李自成打得大败,以“十八骑走商洛”,从此洪承畴被誉为文武全才的重臣。
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率领吴三桂等八个总兵官共十三万兵马救援锦州。面对实力强大的清军,洪承畴本想结营固守避免决战,不料生性急躁多疑的崇祯皇帝却派人前来督战,洪承畴被迫进军,损兵折将五万余人,只好退守锦州城外十八里的松山城。半年以后,清军攻占松山城,洪承畴被俘投降清朝。由于在松山城兵败被俘的将领多数拒降被杀,崇祯皇帝误认为洪承畴也已为国殉难,就在都门之外为洪承畴设立了祭坛。北京正阳门的瓮城里原有两座小庙,西为关帝庙,东为观音庙。相传崇祯皇帝为洪承畴设立的祭坛就在东边的小庙,意在让他与关公一样成为战神,守卫京城大门。后洪承畴降清的消息得到证实,朝廷才将东边的小庙改为观音庙。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尽,这天是1644年4月25日。到5月14日,多尔衮率清军出师征伐明朝时,洪承畴随行。5月18日,清军行至辽河才得知明朝已经灭亡,多尔衮询问进军方略时,洪承畴献计说,不如将进军的名义由征伐明朝改为征讨李自成,布告沿途各州县官员,凡开城投降者升官加级。洪承畴预测,“李自成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一旦闻我军至,必焚其宫殿府库,遁而西行”。6月6日清军占领北京城,7月4日多尔衮下令恢复了洪承畴原在明朝拥有的兵部尚书等官衔,让他佐理军机政务。
■按位置推断现在的南锣鼓巷59号只是洪承畴府邸的后门
洪承畴降清以后被编入镶黄旗汉军旗籍,他居住的地方在清朝正是镶黄旗辖区。民国时期的《燕京访古录》记述,“洪承畴府第,在后门外(地安门外)方砖厂东口外路东,今府已废,惟府门外之二铁狮巍然独存。府后门在南锣鼓巷,尚居洪氏子孙”。原来南锣鼓巷59号只是洪承畴府邸的后门,而正门位于方砖厂胡同东口的路东,那里现在是南北走向的南下洼子胡同,但是在清朝却叫作铁狮子胡同,显然是因为洪承畴府邸门前的两个铁狮子而得名。
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又授予洪承畴“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官职,派他去坐镇江宁(南京),镇压和招降抗清武装。顺治十年(1653年),洪承畴又出任云南贵州等五省经略,率军征战西南。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以后,洪承畴保荐吴三桂镇守云南,自己因眼病发作,返回北京休养治疗。
顺治十八年(1661年),69岁的洪承畴退休,被授予可以世袭四代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这只是正三品职衔,而他原本是一品大员。民国时期的史学家孟森说,洪承畴在攻占云南以后因畏惧汉奸骂名,不愿乘胜追击已经逃出境外的南明永历帝,于是借眼病为由要求回京休养,因此失去了清廷的信任,所以退休时所得封赏甚薄。
洪承畴府邸的旧址西起南下洼子胡同,东至南锣鼓巷,北抵黑芝麻胡同,南达沙井胡同,占地范围很广,但是现在仅存祠堂的三间房屋,其他部分已经化为民居。昔日洪府门前的铁狮子和铁狮子胡同的名称,也都早已消失了。
■文/陆原 摄影/梁新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