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追索中秋节文化内涵:民俗学角度的“月亮崇拜”

2011年09月11日 09:54 来源:四川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文化中很多传统延续至今已经逐渐淡化,或被替代;但中秋团圆、合家赏月的传统仍在民间延续。几千年来,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神秘的力量使得中国人如此偏爱遥望皓月?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可以说,中国文学史上每一页都写满文人墨客仰望月亮的目光。几千年来,又是什么原因让明月成为文人墨客们共同的追问主题?同样的一轮明月,为什么西方人在月光下没有我们“浪漫多情”?

  明天,又是中秋月圆之夜。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物理、文学、民俗等方面的权威人士,试图多角度、立体化破解“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问月之 民俗学解读

  我们向来都有“月亮崇拜”

  □“巴蜀鬼才”魏明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认为,在人心日渐疏远的今天,中秋赏月仍然寄托着中国人“天上月团圆,地下人团圆”的情怀,“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代表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CCTV《走遍中国》总制片伊慧民也认为,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不过是一个沉寂的星球。但今天的中国人一方面渴望凭借最新科技实现与月亮的零距离接触,而另一方面却还是要穿上汉服,举行古老的中秋拜月仪式。

  关于赏月,“巴蜀鬼才”魏明伦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中国有两个节日尤为重要,一个是端午,一个中秋,都是家人团圆的节日。端午在白天,而中秋则在晚上,这就必然会涉及月亮,让文人们借着这半明半暗的、半遮半掩的月光,抒发一番情怀。我们向来都有“月亮崇拜”,从古至今,寄情于月亮,是所有文人的偏爱。没有明月的中秋,不叫中秋,正是因为我们对月亮不了解,它才更让人向往,遐想。古人看着月亮,总想知道它的背面是什么样子,越发对它充满了无限想像,这才有了琼楼玉宇,有了嫦娥奔月,有了诗词情感追寻着月亮。等到科技发展,人造卫星终于载着人们去一探究竟才发现,哦,原来月亮的背面、侧面都是一样的。

  文人不仅仅会写月亮,还要写太阳,写高山流水,所有美丽的大自然,都是中国文人寄情的对象。但古人的确是把月亮写绝了,是现代新诗无法超越的。

  问月之 物理学解读

  月光易触动人体的“传感器”

  □著名电影编剧、制片人方励

  方励,专业为应用地球物理,他创建的劳雷工业公司在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同时,他又是著名的电影编剧、制片人,合作对象包括王超、娄烨、李玉,代表作品《苹果》《观音山》。在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自在游走的方励,喜欢观察世界观察人,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科学的浪漫不亚于任何艺术”。

  我们为什么在月光下有那么多感觉?其实,从物理的解释来看,人体就是由很多个传感器组成的,眼球是光学传感器,耳朵是声学传感器,舌头和鼻子是化学传感器,皮肤和四肢是机械传感器。而这些所有的传感器中,光学传感是最容易带来情绪和感觉的。

  我们说月亮就是一种光源,它的光谱与日光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月光是日光的反射光,能量要弱得多,它是冷光,阴柔,不刺眼。月光和日光的区别,就好像烛光与白炽灯的区别,烛光会让人有很多情绪,所以我们会有烛光晚餐。在几千瓦的灯光下吃饭就完全没有感觉了。

  用物理来解释人类的情绪、感觉,用科学来解释整个过程,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倒影、阴影在黑暗中,这些都容易使孤独的人感到悲伤。而为什么情人都要吃烛光晚餐?因为在朦胧的烛光下,人的面目会变得更加漂亮,因为鼻梁、眼眶等地方都有了阴影,就像我们拍电影,打灯,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情人在月下尤其有相爱的感觉。

其实,并非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但确实中国的文学中关于月亮的诗词流传得特别多,特别广。人类的情绪肯定是共通的,但中国却以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把对月亮的追问延续到了现在。所以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嫦娥奔月的传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