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搞科研工作的,但却从事了50多年的绘画创作。”这是钱平吉与记者交谈时说的第一句话。
1941年,钱平吉生于江苏省无锡县(现名锡山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5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在校期间任武术队长三年,64年获北京高校长拳剑术冠军。
“最早在1956年,我上高一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绘画;但是当时刚刚建国不久,社会上还没有专业的培训班,家里也比较穷,请不到老师,我只能自己研究怎么画。”他回忆着当年喜欢上绘画的经历。当时,钱平吉买不起绘画用的宣纸、工具笔。一向要强的他省吃俭用购买了一些蜡笔,便从蜡笔画开始学起。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前南斯拉夫代表团来中国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有一幅玻璃画引起了钱平吉的注意。“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的绘画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家,我当时特别不服气,心想外国能画出来,我也能!”当时还是学生的钱平吉开始琢磨玻璃画。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他就把玻璃画绘画手法研究出来,并且画出让外国人称赞不已的作品。
从事科研工作的钱平吉一直不断尝试着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探索新的绘画题材。他曾在高分子塑料制品上绘画,先后得到过国内外很多画家的赞赏。在美国展览时,美国人曾大为感慨地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美的画。
在高分子塑料画和玻璃画取得成功的时候,他的朋友们向他建议不妨试试画一些有关冰雪风景方面的作品。对于这个建议,钱平吉记上心头,西藏和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顺理成章进入了他的视线。
“年轻的时候,我从事23年科研工作,有50多项发明项目,五项获全国性奖及上海市奖,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有去过西藏。现在,自己退休后已是70岁的老人了,考虑到身体原因,我一直没有踏上过西藏这片美丽的土地。”钱平吉带有遗憾语气地说。
令他稍感欣慰的是,钱平吉的朋友们有很多人到过西藏,从朋友们送给他的照片中,他一张一张认真仔细研究照片中的风景构成和颜色。他发现西藏的天空十分蓝,湖水十分清澈,并且从天到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天气,雪山代表冬季、青山代表春季、湖水与青草代表着夏季。“我非常喜欢雪山,尤其是在画雪山时那种感觉在我看来,雪山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污染的,非常壮观。”钱平吉告诉记者。
谈到研究新画法及绘画感受时钱平吉说,从高中起开始学画到如今担任系主任,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研究新画法,靠的都是自己领悟,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专业老师对他进行指导,更没有同行的人士帮助过他。
2003年,从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学科主任兼系主任任上退休的钱平吉,被上海市一家民办大学邀请担任珠宝与应用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自从来到这所学校,每年该系的招生人数都是直线上升,学生们非常喜欢他的课,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也是100%。
今年,钱平吉通过网络得知“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的事情,他把最新创作的作品《高原春意浓》拿出来参赛。“该画介于水彩画与国画之间,我把它称为‘探索画’,具体起名叫什么画呢?我还没想出来更好的名字。”他笑着对记者说。
《高原春意浓》给人一种和谐之美的感觉:放眼眺望一片洁白壮观的雪山相连、巍峨庄严的雪山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青山。在青山之间,一条从雪山上奔涌而下的流水汇集成了青山脚下的一个湖,三只牦牛分布在不同的角落站在湖边的青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儿,其中有一只牦牛还害羞地回头张望。
《高原春意浓》与和美大赛的主题相映衬。这幅作品通过西藏的美丽自然风景表现出一种人与物的和美、季节与山水之间的和美。(邓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