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周恩来后人搬进46平米廉租房 带特产感谢媒体帮助

2011年09月14日 10:12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法承受的感谢

  记者 乔地

  中秋节前一天,一位73岁的老太太,在儿子陪伴下,从豫北焦作赶到郑州,带着月饼,带着山药、鸭蛋等当地土特产,专程来到科技日报社驻河南记者站,感谢科技日报对他们一家的报道。

  这个老太太叫晋菊清,他的儿子叫周志勇。他们是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的直系亲属,现居河南焦作,“过着比普通人还普通的生活”。今年7月5日,在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科技日报以《周恩来后人54年的平民生活》为题,报道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和良好家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100多万个网页转载,1000多条跟帖评论,也引起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15日,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登门看望了晋菊清一家,并安排房管局、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我上个星期已经搬进了新房。”晋菊清高兴地告诉我,“这是市里专门为困难家庭建的廉租房。46平方米,有水、有电,有厨房、有卫生间,还很便宜,每平方米每月只用交一块钱。”

  “房子是不是有点小啊?”我说。

  “不小不小了。”晋菊清连连说,“我楼上也是这么大的房子,人家一家7口人都住了。我一个人就住这么大的房子,比他们好多了。”作为周总理的后人,晋菊清一家一直都是这样,在生活上只向比自己差的看齐,工作上则向比自己干得好的看齐。这样的比较,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中。

  周志勇说:“我母亲今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乔记者,真得感谢你呀!真得感谢科技日报!”

  听了这话,我有一种非常惭愧的感觉,也有一种感动和酸楚,真的是五味杂陈!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心情,只是断断续续地向这对母子说:“千万别这样说。这真是我承受不起的。且不说周总理对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对我们十几亿人立下的比天还大的功劳,你们作为周总理的后人,过上幸福生活,是完全应该的。就单单是你们自己,政府帮助你们改善住房和生活状况,更应该!作为媒体,作为媒体的工作人员,只不过把你们一家清贫的生活状况告诉给读者,是你们的事迹感动了读者,感动了大家。我能为周总理的后代做一点事,是应该的。”

  但是,母子二人一直坚持他们的谢意。周志勇前年得过脑梗,曾住院治疗过很长一段时间,平时很少喝酒,中午吃饭的时候,却一直端着酒杯来敬我:“每次给你打电话,你都说在外地出差,我知道你是不想让我跑这一趟。但这一趟不跑,我心里过意不去,我母亲心里也过意不去。所以,今天我到郑州才给你打电话,你总不能让我再拐回去吧?”他已经有些醉意了,“今天不仅我来了,我母亲来了,本来我妹妹志红也要来的,但身体不舒服,让我代表她向你转达谢意。

  我还把你的一个读者请来了,他叫钱文来,新密市人社局的干部,他看到你的报道后,专门带着礼物到焦作来看望我的母亲;还有桑自成,他原来是焦作市的一个商户,是我干城管的一个‘管理对象’,我们却成了好朋友,现在郑州做生意。都说城管形象不好,但只要你不要把他当成‘管理对象’,而是当成‘服务对象’,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为他们着想,有了这样一个出发点,一切就好办了。”

  周志勇还告诉我,市民政局这次还决定把他爷爷周恩溥、奶奶王兰芳、父亲周荣庆3人的坟墓,从当阳峪的荒山上迁入焦作市凤凰山公墓,按名人墓下葬。

  席间,他们3人,还有晋菊清老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称赞这篇报道如何好,科技日报如何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科技日报的一名记者,这些话我是认真聆听的,因为这是来自我们服务对象的声音。但是,除却激动和感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家非常知道感恩、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尤其是他们的前辈为社会作了那么大的贡献,但从来不因此去伸手要什么东西。相反,别人为他们做一点点事情,他们却萦绕心怀。这难道不是今天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的吗?有了这样的心态,无论工作也好,无论生活也好,难道不感到幸福吗?周志勇说:“我也知道现在的社会现实和以前不一样。但再不一样,你也得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健康向上方面。只要别老去跟别人比享受比特权,你就会过得很幸福。”他们的称赞,还让我认识到,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事事处处代表着媒体形象,应该牢记媒体的责任,要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和谐与进步鼓与呼。只要你为社会做一点点实事,读者都会记着你。同时,我也清醒地感到,读者对你的感谢,决不是你个人怎么着了,而是你供职的媒体为社会、为人民作出了什么贡献。读者对记者的感谢,实际上是对报社的感谢,对媒体的感谢。

  与晋菊清一家分别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没有想到,周总理后人的实际困难,会需要我们的一篇报道来解决。也更加深刻地感到,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们肩负着怎样的社会责任,需要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来投入我们神圣的工作。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