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的微博更新了这么一条:今晚看了高晓松的电影《大武生》,把梨园行糟蹋得不行,把武生描写成了脑残的流氓。不知为什么要这样?是不是他醉酒拍摄的!21日,他又发了多条微博,在网上组织讨论以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表示要控告该电影“胡编乱造,诋毁传统艺术”。对这样一位戏曲艺术家的愤怒,不少网友和专业人士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觉得柯院长的反应有些过度:娱乐嘛,完全可以一笑而过。
娱乐是呼,文化是吸
柯军愤怒,是因为他本人就是戏曲界的大武生。他曾非常人文地界定过自己的这个行当:“武生,能用从容不迫的心境去熨平疼痛的伤痕,能在夜色茫茫中坚定地蕴藏起心口的血泪,挥洒出生命的光辉,大武生讲究的是情怀与深远。”看到《大武生》后,他的这份情怀被深深伤害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是把它当成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去看的。结果我是越看越低头,最后只好想,好吧,任你们糟蹋吧。”
其实被柯军界定为恶搞戏曲文化的《大武生》,在坊间早就被认为是“粉丝电影”,京剧元素在里面就是个“打酱油的”,起“大武生”这个片名也只是因为听起来“很拉风,很有吸引力”。网友“赖皮并胡扯着”称,在观看《大武生》时你会发现,如果把影片中“梨园”改成“堂口”或者是“XX派”,完全不会影响剧情的发展。
但柯军依然很痛心:“武生泰斗不是凭舞台上的艺术,而是凭打架斗殴赢来的,武生们更是花天酒地流氓成性,这不是娱乐,是诋毁。”他进一步认为,戏曲艺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用来欣赏的。文化和娱乐就像呼吸,文化是吸,是学习的过程,娱乐是呼,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文化是不是可以像这样被娱乐?娱乐的底线也应该是传达真善美,过了就叫恶搞!
面对娱乐,文化需要说话
柯军的发声赢得了不少戏迷和戏曲界同仁的认同。北昆的国家一级编剧王若皓说:“看海报就很奇怪,关圣最常见的背刀推髯都不会。”把民歌唱成《忐忑》的龚琳娜也表达了对柯军坚持传统武生尊严的支持。还有人主张他就此开个研讨会,讨论民族精粹能不能这样被娱乐。
但不少戏曲界之外的普通草根,对柯军的愤怒表示很不理解。“南京睡莲他爹”虽然界定此片是不值一提的商业片,但还是很“淡定”:“偶像片而已,只是选择了梨园而不是一起去看流星雨的校园环境,谁当真啊。如果按照梨园行的标准去看,从技术到史实到人物描写,肯定硬伤很多,专业人士可能受不了,可我们真的不在乎。”还有人希望柯军能“大气点,戏曲界怎么会因为娱乐的哗众取宠就怎么样了呢”。
对此,柯军说“我不说,你不说,大家不说,怎么得了?”他认为文化人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说话,即使被批过激,甚或被认为有炒作嫌疑,但“都诋毁到京剧界老祖宗了,能一笑了之?如果我们一味低着头不说话,文化就会越来越驼背。或者故作清高不屑与娱乐讨论,娱乐就会更加无底线地占领空间,文化即使再高大也会被挤到墙根边。”
无底线娱乐能与文化和解吗
90后博友yulicorn认为这部电影不会令观众远离并误解京剧,反而令观众对京剧产生好奇继而接近它。戏曲传承需要更多的年轻观众,传统和流行结合才能吸引年轻人。
还有人认为该影片“提供了一个类型发展的可能,那就是如果沉不下心复古,那就全部改革重来。与其温吞死,不如爆裂活。如果说这是一部粉丝电影,还不如说这是一条让国粹得到另类审视和全新重视的新路。”
网友颜颜说:《大武生》又不是纪录片,连严肃电影都不是,只是一个明星云集的商业片而已,观众不会因为看了这部电影,就认为现实中大武生都如此不堪,要相信观众的判断力。颜颜也很理解,“柯军或许是因为对大武生这个行当太投入,太热爱京剧艺术,太有弘扬它的使命感了,所以容不得任何人对它的一点不敬。”在微博上,网友张影张艺蹇的态度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应该有足够的胸怀和气度去接受外界的戏说、结构、甚至颠覆,一笑而过,淡然处之,才是真正的自信和尊严。”
对此,柯军认为传统文化如果需要这样才能引起关注,那实在是太可悲了。娱乐不是不可以,但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心存敬畏。传统文化的样式可以改,但艺术家的比拼如果不是在舞台上,而成了舞台下的杀手,基本价值观就错了。当年有一部电影《游园惊梦》,表现了美轮美奂的昆曲艺术,但让人们记得更深的是其中的断背情节,似乎这成了昆曲界里一种颓废美。和柯军有相似看法的人大有人在。有人悲观地说:“我们已无暇、也更无法顾及和找寻属于传统文化的一切,将一个京剧舞台生生给折腾成报仇杀戮的擂台,京剧之美在那一刻就已经被这肤浅的手法给糟蹋至尽。”
看来,娱乐和文化之间的较量、和解并最终达到互促共进,需要假以时日与努力。
本报记者 汪 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