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该给袁隆平这样的人更多掌声

2011年09月23日 13:5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刘博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导的超级稻亩产900公斤攻关获得成功,质疑声接踵而至,有人追问是否有转基因技术,有人提出杂交水稻口感不好等等。对此,袁隆平明确回应:一,杂交水稻不是转基因食品;二,高产不牺牲优质,超级稻好吃得很;三,下一步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进发。

  900公斤也好,1000公斤也好,这些数字都是自主科技的象征,是一大群科技工作者多年田间地头的辛劳。也许,只有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其中60%以稻米为主食国家的国民,特别是那些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人们,才更能明白这一事业的分量。

  现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已解决了温饱,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并非可以高枕无忧。一方面,我国粮食仍呈净进口格局,特别是大豆、玉米等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面对开发热,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都决定了,要长远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必须靠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单产。

  放眼世界,粮价不断上涨,很多地方陷入饥荒,进行农业创新,不仅是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也是稳定世界市场,改善更多人生存状况的最好方式。

  袁隆平曾说,他研究杂交水稻的最初动机,就是能不再饿死人,在这个朴素的初衷下,几十年坚持不变,无疑崇高而伟大。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一大批像袁隆平这样务实的科技工作者,13亿中国人今天才能温饱无虞、才有追求更高水平生活的底气。放眼当下,人们热捧那些虚拟经济世界的英雄,推崇那些在台前夸夸其谈的专家,追逐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对呕心沥血、实实在在,几十年坐冷板凳搞研究、卷着裤腿下田的人的关注却很少,偶尔关注,还少不了一些怪话。这种现象,实在不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