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9月25日电(记者 冽玮)25日,由西安博物院、西安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西安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小雁塔抗震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此间举办。来自中国、比利时、日本、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近80名专家会聚一堂,对唐代建筑西安小雁塔的减灾防灾体系、加固整修过程以及历史上“三裂三合”等不解之谜进行了深入研讨。
小雁塔坐落于西安市南门外的荐福寺内,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代景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与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尤其是小雁塔历经数十次地震,巍然屹立,且不倾斜,令人叹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分别就小雁塔塔基考古修复、小雁塔地基与抗震能力、小雁塔减灾防灾体系、古塔纠偏、小雁塔蛙声回音及叠涩密檐式砖塔蛙声回音形成机理、小雁塔地区古文化遗址防治的环境地质问题、小雁塔的营造及历史遗存、小雁塔北门楣唐代线刻画等专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透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境内100年以上的古塔有17000余座,陕西有200多座,其中小雁塔有以下四个特点: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造型独特、个体较高;最具原始建筑状态;历经数十次大小地震而不倒不斜。
西安博物院院长向德表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博大精深,此次大会是西安小雁塔的第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对于深入挖掘小雁塔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协调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