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歌剧内外合力促成“井喷” 水平参差待提高

2011年09月26日 10: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歌剧《土楼》剧照

歌剧《西施》剧照

歌剧《青春之歌》剧照

  前不久,我注意到媒体关于中国原创歌剧“呈现井喷之势”的不少报道。据介绍,今年在全国各地已上演和即将上演的歌剧新作达25部之多,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数字。

  内外合力促成“井喷”

  有评论认为,是今年的辛亥革命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两个重大事件激发了艺术家高涨的创作热情。但依我看,那仅是好的时机和爆发点。中国歌剧出现明显的上升势头,我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酝酿、铺垫、累积和大量的创作准备工作几年前就已开始,可以说是蓄势已久。

  多年前,歌剧界的许多同仁就已对中国歌剧的落后状况十分不满和焦虑。他们清楚地看到,一二十年来,中国歌剧无论是在演出还是在创作数量、质量上,包括被社会的关注程度,都处于中国有歌剧历史以来的低迷时期。于是,中国歌剧人不断自省和奋勉,要改变现状。

  每一年,中国唯一的歌剧圣殿国家大剧院以及中央歌剧舞剧院、上海歌剧院都很努力地进行歌剧演出,显示着坚守歌剧阵地的意志和决心。2008年,中国歌剧研究会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歌剧论坛”,全国的歌剧力量开始凝聚,逐渐形成今天向着宏伟目标行进的威武军团。2009年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青春之歌》、国家大剧院的《西施》和《乡村女教师》三部歌剧新作的上演,标示原创中国歌剧的低迷状况出现拐点,开始步入上升通道。今年以来,中国原创歌剧上演剧目、演出场次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几十年少见。国家大剧院的中外歌剧演出全年都已排满;解放军总政歌剧团从5月至9月,就有《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我心飞翔》、《太阳雪》、《永不消逝的电波》5部歌剧联演。以往主要是在京的演出院团、部队演出院团、上海歌剧院等每隔几年会有新作推出,现在几乎是全国遍地开花,全国大多数省份包括香港地区的歌剧院团都在抓歌剧创作,这样的“热度”还从未有过。

  歌剧创作的“井喷”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当下歌剧界艺术家们振奋的精神状态,推动歌剧发展的强烈意愿,付诸努力后的阶段性成果。这样的好形势,我们期待已久。

  “中国歌剧”打出品牌

  与过去的经典歌剧相比,最近一二十年的歌剧创作更为多元和开放。如题材的丰富性,重大题材、地域性题材、现实题材等诸多题材都得以在歌剧舞台上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内容或写实或抽象或虚设,音乐、表演形式的各异等,还有一些探索性的剧目。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我认为,一定要鼓励不同题材、不同艺术风格的歌剧产生和涌现,包容不同歌剧学术思想的滋生和存在。因为艺术发展要靠探索、发现、求新创新,固守就会衰败、没落。

  我注意到,国家大剧院正在创作中的《运河谣》,定位为“中国歌剧”,而不是过去喜欢和习惯沿用的“民族歌剧”,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用“中国歌剧”的概念,不仅能体现出世界视野和时代感,更能透出一种文化自信。现在,中国歌剧要面向世界,被更多的人认同、接受和分享,为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今天的歌剧新作与以往歌剧经典有很大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平参差,有待提高

  应当看到,近年上演的歌剧新作,总的说来水平参差,相差悬殊。有的作品非常好,比之以前的经典也不逊色,某些方面已明显有超越,但多数质量平平。有的作品看过之后,你会觉得都不能算是歌剧,像是歌曲联唱或者表演唱,音乐是一片一片连缀凑起来的,中间夹杂说或舞蹈,缺少整体的有机性。我觉得,问题有的是出在创作态度上,剧目明显是匆匆上马,没有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有的是没有找准恰当的表达方式;有的是演职员缺少专业训练;有的主创可能根本就不具备歌剧创作才能和能力。

  我坚持认为,歌剧创作者心中要有广大观众,应当创作看得懂、记得住、耐寻味、雅俗共赏的作品。没人喜欢没人看的歌剧创作,是没有意义的。

  培养人才,持续发力

  中国歌剧发展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我认为是缺少人才。歌剧是表演艺术中的最高综合形式,是至极至美的艺术,要想有经典歌剧作品产生,就必须由顶尖的歌剧人才创作完成。而当下的现实是,歌剧优秀人才极其匮乏,连合格的歌剧人才也不多。在一度创作和舞台呈现方面,均是如此。

  这或许会让人想不通,有那么多的艺术院校,几十年来不断地施教育人,怎么竟会是这样一种局面?在我看来,这并不奇怪。歌剧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般的艺术人才培养,中国已有的艺术院校或一般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或许可以完成,但要培养歌剧的各类人才,还需要有“歌剧的”教育。

  2010年,经过4年的筹备,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以歌剧表演、创作和研究为专业的高等教研机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在歌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还要做更多的努力,例如加强歌剧学学科建设,完善歌剧艺术教研体系等。

  中国歌剧已经取得一些新进展,但艺术家们还要继续努力,创作更多的好作品,让更多的人喜爱上歌剧艺术。不然,“井喷”过后而没有观众、社会的呼应和支持,好形势就不会持久,“喧哗”将会归于沉寂。金 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