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武昌起义引发剪辫风暴 自愿剪辫者送大肉面一碗

2011年09月28日 08:49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国政府颁布的剪辫令

  头发,在有清一代始终是个重大政治问题,清军入关后就是以血腥的“留辫运动”树立了自己绝对的统治权威。到了晚清时节,尤其是辛亥之后,革命党人照方抓药,以剪辫子激发民众的反清意识。武昌起义后,剪辫运动席卷全国,革命军政府专门成立宣讲团与“剪辫队”,沿街盘查甚至“服务上门”。

  虽然剪辫子只是一种形式,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就从旧我变成新我,更不能说剪了辫子革命就成功了。但这毕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人以全新的仪容出现,由此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辫子拖累中国走向世界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其实,剪辫并不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晚清就有许多进步人士甚至王公大臣提出剪辫子的愿望,革命派更是早就付诸实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满清亲贵有了“背叛祖宗”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晚清国门洞开,那根辫子在中国人脑后拖了两百多年以后,太累赘,太落伍了。

  1872年容闳带去美国留学的幼童,脑后就都拖着辫子。到美国后,美国小孩常常跟在他们后面喊“中国女孩子”,甚至把辫子侮辱为“猪尾巴”。1898年戊戌变法,康有为给光绪上了一道《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呼吁光绪帝率先断发易服装,给国民做个榜样。他列举的理由是:“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甚至还把工业时代与辫子联系到了一起,“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1900年,章太炎在上海当众剪掉辫子,在全国引起轰动。1902年以后,中国大规模地往日本派留学生,他们中不少人到了日本就剪掉了辫子。不仅留学生,国内新式学堂的学生也出现剪辫的风气。1905年,蔡元培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学生基本都剪去辫子。

  1905年,清末重臣爱新觉罗·载泽、司法部长戴鸿慈到西方考察宪政,40多个随员中剪辫子的占了一半。年轻贵族中,不少人在革命前就剪掉了辫子。更有趣的是,1908年慈禧出殡的时候,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拍下当时的照片,骑在马上的新军士兵,脑后也是光秃秃的,看不到辫子。

  武昌起义引发剪辫风暴

  自愿剪辫者送大肉面一碗

  上世纪20世纪初,伴随着反清革命的高涨,出现了批判辫子的高潮。很多青年厌恶地把辫子称为“烦恼丝”,1903年的一篇文章中特意提到,辫子“如绳索、如锁链、如兽尾”。邹容在《革命军》中把辫子列为反清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斥责清廷强迫男人留辫子是“固我皇汉人种,为牛为马,为奴为隶”。

  武昌起义一经发动,顺理成章地引发了一场剪辫风潮,但这次远非清朝入关时强迫留辫那样血腥。

  1911年10月10日,凡是参加武昌起义的所有将士和民众都剪掉了辫子。湖北军政府和各地宣布反清的新政府还将新军士兵和学堂学生组成宣讲团,到大街小巷宣讲。一些城门口和重要的街道口,都有士兵或执勤人员把守,没有剪辫者不得通行。并且配有剪辫队,深入千家万户义务剪辫。新政府甚至规定,机关工作人员不剪辫,收工作证;军人不剪,不发军饷;学生不剪,不许进学堂。上海一位名叫徐志棠的富商自掏腰包:凡是自愿剪去辫子的,奉送大肉面一碗。

  沪上报纸在1911年11月10日都刊登了沪军都督陈其美的《都督府告喻》:“结发为辫,乃胡虏之殊俗,固地球五大洲所无之怪状,亦历史数千年来未有之先例……今幸天福中国,汉土重光,凡有血气者,莫不争先恐后,剪去发辫,除去数寸之胡尾,还我大好之头颅。”

  见大清大势已去,一些清朝的官僚政客也开始借剪辫跟上形势。袁世凯在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的那天晚上才剪掉了辫子,也由此一举成为了“革命同志”。

  剪辫风潮中的众生相

  剪了辫子不舍得扔掉

  画家王军余留下的一段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剪辫风潮中的市井百态。

  1911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前一天,王军余当时在南京,参与接管造币厂,听说临时政府要下令强迫剪发,以肃清余孽。他乘坐造币厂的黄包车,想沿途看看热闹。一出厂门就有警察拉住他的车夫,要剪去辩子,车夫当即跪在地上,恳求他代为说情保留。王军余反而对警察说:“不管他,剪了再说。”

  一路上,只见剪辫队络绎不绝,街道上、火车中、江岸边,遇有垂辫者,无不立予剪去。其间有不愿割爱的,多是跪地求免。被剪掉辫子的人表现各不相同,有手提断发垂泪而归的,有摩顶长叹的,有大笑的。王军余觉得煞是好看,大快人心。等他下关返回时,一路上望去,街上已尽是光头。

  毕竟留了几百年的辫发,一些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留恋之情,反对剪辫。有成立“保辫会”、“复古会”相对抗的,有将辫子盘在头上蒙上头巾,假装已剪辫的,有被剪掉辫子后跳河寻死的,还有人剪了辫子不舍得扔掉,偷偷捡回来收好,说等下葬的时候一块搁进去保存一个全尸。

  晨报记者 王萍

  ■专家点评

  剪辫子是

  大势所趋

  辫子除了给个人生活带来不便外,还激化了人们对清廷统治的不满,因为辫子是异族统治者强迫留的。当代学者傅国涌认为,剪辫是大势所趋,封闭的中国需要开放,需要融入到全球化中去。

  傅国涌说,因为派出了留学生、驻外使节,国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接触当中,辫子就成了累赘甚至耻辱,负面影响很多,都跟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所以辫子不能不剪。

  值得一提的是,与满清入关残酷的留辫运动不同,辛亥之后,剪辫子虽然在全国以运动的形式强制推行,留辫子属于违法,但民国并没有因为留辫子而被判刑或枪毙的实例,这表明国人在辛亥之后,民主自由的观念确实有所提高。而且随着风潮的过去,留辫与否基本与政治无涉,渐渐还原为民众自由选择的风俗习惯。这不能不说是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的进步。

  剪辫子无疑成为革命的一个象征,时代转换的一个标志。它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层面,可以说,民国就是从剪辫子开始的。

  晨报记者 王萍

  ■相关典故

  末代皇帝溥仪:亲手剪掉祖先“传统”

  末代皇帝溥仪的辫子一直留到了1921年,也没有人强迫他剪掉,后来是自己觉得留辫实在不美,主动请人剪了。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对剪辫子有着详细记述。他见人们大都剪了辫子,也动了剪辫之意。但他这个想法遭到太妃和师傅们的强烈反对,认为他作为皇帝必须遵守祖先的传统。后来溥仪觉得留辫子实在奇丑无比,于是命剃头太监将他的辫子剪去,吓得剃头太监面无血色,跪在地上哀求。溥仪见状,拿起剪刀,亲手把辫子剪了下来。“太妃们痛哭了几场,师傅们有好多天面色阴沉。”

  “辫帅”张勋:“辫子军”复辟投降收场

  张勋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统帅江防营驻扎南京。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军进攻南京,张勋负隅顽抗,战败后率溃兵据守徐州、兖州一带,继续与革命为敌。民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队伍顽固地留着发辫,表示仍然效忠于清廷,人们称这个怪模怪样的军阀为“辫帅”,他的队伍被称为“辫子军”。

  1917年6月14日,张勋率辫子军抵京后,邀集保皇派康有为等策划清帝复辟。30日晚,张勋等潜入清宫,发动政变,拥清废帝溥仪复辟。7月1日,溥仪下诏即位,宣布恢复宣统年号,任命张勋为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等职。这就是历史上的“张勋复辟”。

  1917年7月12日晨,讨逆军分三路进攻北京。当天中午,张勋逃入荷兰使馆,辫子军全部投降,短命复辟宣告结束。溥仪的皇位还没坐热,仅十二天就被赶下了台。

  怪才辜鸿铭:

  清朝最后一根辫子

  辜鸿铭脑后那根长长的辫子一直拖至1928年死的时候还留着,人称清朝最后一根辫子。

  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这样描写辜鸿铭——“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

  晨报记者 王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