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南方日报记者 洪奕宜
位于街巷深处的广州小东营5号,是一处青砖绿瓦的古迹,“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就在此。当年起义的主攻目标——“两广总督署”旧址距此约500米,史书记载,“前一分钟府衙四周仍静无人声,突然就枪声大作,革命党人已冲至门前,直若从天而降。”
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之后,至少有86位烈士喋血街头。孙中山赞曰:“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革命之大革命所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今天的黄花岗烈士墓园,虽临闹市,却幽深静谧。前来纪念的人们,虽少言语,却难掩心潮澎湃,默念着每一座墓园中沉睡的悲壮故事。
“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辛亥百年之际,重读孙中山先生当年为黄花岗烈士所撰写的祭文,依然可读出字里行间的悲怆之情。当年辛亥革命鸣响的这第一枪,在百年后的今天,该留存一种怎样的纪念?
大家访谈。
一百年来,黄花岗起义先烈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统一、为自由民主而奋斗。
在辛亥百年的历史节点,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纪念、传承黄花岗起义先烈精神?近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艺术史家、作家、黄花岗烈士陵园顾问黄大德。
南方日报:在黄花岗起义烈士名单中,有教师、工人、农民,有留学生、海外侨胞,为什么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人能冒死革命,轰轰烈烈地慷慨赴义?
黄大德:在那个充满黑暗和死亡的年代里,义士们抱着为革命必死的信念,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唤起人民前仆后继,实现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理想。在起义之前,几乎每个人都留下了遗书,林觉民的《与妻书》是大家所熟知的。孙中山说,“用几百人打几万人,烈士们明知后果,但是还是要去做,这是以身殉国,来唤醒四万万人们”,他们事先已知起义消息泄露,却还是义无反顾。
南方日报:就算被捕、被审讯,甚至走向刑场,他们都面无惧色。
黄大德:从当年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在被捕后的审讯中,义士们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面对利诱,言笑自若。庞雄在审判中表示“我自行其天职,以救同胞,成败在天,谁无一死,何惜之有”;福建的烈士声言革命“并非想做皇帝,不过警醒同胞,使之发奋有为耳”;姚国樑则“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吾死犹生,虽千刀万斩,亦所甘心。”在临刑前,他们表示希望以一己之死,唤醒“在睡梦中不知我国危亡之险象”的民众。
南方日报:所以,这应该也是“三·二九”起义先烈们最为感人、历经百年不朽的精神。
黄大德:是的,先烈们为理想献身捐躯的精神,是很感人的。这一百年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先烈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统一、为自由民主而战,不是鼓励人们捐躯,而是要为理想而奋斗。1919年,同盟会员廖平子凭着对烈士的了解,撰有《拟七十二烈士语》,一人一句话,告诉国人,他们只是希望以死唤起“国魂”,唤起人民的“良心”,“以手段造成民气”,而革命不是“以遂去旧思潮为真谛”,还要“顺着民气”搞“建设”,千万不要搞不成建设就搞破坏。黄花岗上的忠魂,他们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战斗不息的精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国魂”,是凝聚全球华人民气的圣地,在这里可以寻找中国人的浩然之气,可以激励人们爱国主义的情怀,这就是百年不朽的“黄花魂”。
没有潘达微,烈士或成孤魂野鬼
南方日报:黄花岗起义为什么会发生在广州?
黄大德:广州有长久对外通商的优势,最早形成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中国社会后来的一切演变播下了种子。广东是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前哨阵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近现代维新、革命的策源地。如果说广东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和策源地的话,那么香港就是辛亥革命的摇篮和大本营。辅仁文社是在香港建立起来的第一个革命组织,谢缵泰在香港的报纸上不断撰文鼓吹革命,并争取了国外朋友对革命的支持。孙中山先生曾先后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这是一支拿枪杆子的部队,但还有一支“笔部队”,是从事革命宣传启蒙的。这支笔部队的作用很大,特别是在1903年后,他们探索和展开了以草根阶层为对象的新民启蒙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奠定了广东成为革命策源地和发源地的基础和土壤。
南方日报:您对潘达微做过深入研究,为什么说没有潘达微便没有黄花岗?
黄大德:潘达微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三·二九”起义发生后,一篇篇报道让他字字惊心:被当场轰毙的三十人,捕获数十人,仅南海县属地共检尸身88具,番禺还不知有多少。但是,尸首都被当局派仵工草埋于狗头山,还有不少曝尸街头。潘达微四处奔走,最后才将七十二烈士的骸骨埋到了红花岗。如果不是潘达微,那么,七十二烈士便成为孤魂野鬼。潘达微为烈士建起了一座革命的丰碑,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革命遗产。
起义虽失败,革命精神震动全国
南方日报: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在历史上却占据着很高的地位,您认为是为什么?
黄大德: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促使全国革命高潮更快地到来,孙中山在芝加哥得知起义失败,认为这一战义军的勇敢英烈,为世界各国未曾有过,“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发矣”。
南方日报:每年海峡两岸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来纪念“三·二九”起义,为什么黄花岗起义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黄大德: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祭祀都会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黄花岗也自然成为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游览和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只有继承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肩负起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神圣职责,也只有继承他们振兴中华大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谋福祉。
南方日报:辛亥百年,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纪念、传承黄花岗精神?
黄大德:当年烈士慷慨赴死,目的是唤醒国民、锻造新国魂,希望在百年后的今天,这一点能被我们以及后代牢牢记住。我还希望能在黄花岗公园中为“三·二九起义”、为“七十二烈士”,也为潘达微建立一座纪念馆或博物馆。黄花岗公园作为一座不可复制的烈士陵园,它所代表的历史意义十分厚重。
一人一句话,以死唤起“国魂”
那些人。
林觉民:
生命爱情皆为共和抛
1911年4月,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有一位青年,写下一封诀别信,投身追求共和的黄花岗起义。这位青年,就是被自己的敌人都赞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如雪”的林觉民,这封书信,就是传颂百年的《与妻书》。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被俘后,遍体鳞伤的林觉民用英语侃侃而谈,纵论世界形势和革命道理,奉劝清吏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政体,后从容赴死。
牺牲时的林觉民年仅24岁,留下怀孕8个月的年轻妻子和5岁的幼子。
方声洞:
以如花之年赴战
位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第一者便是方声洞。虽出身富商家庭,但从小就有革命家的特质,17岁即赴日参加革命。1911年,孙中山准备于广州起义,方声洞不顾家人和福建同志的拦阻,决意慷慨为国赴战。在他写给侄儿、父亲、妻子的遗书中,都写满了“死”。
参加黄花岗起义前的方声洞,已怀必死之志。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半,方声洞冲杀在前,一度攻入总督府,不见总督张鸣岐,便转而进攻督练公所,转战至双门底与自己的队伍——防营相遇。双方误会,方声洞即击毙哨官温带雄。混乱中,方声洞背身中弹,弹尽力竭而死,时年25岁。事后,黄兴向党内报告起义经过,评价方声洞:“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
潘达微:
收殓安葬72烈士遗骸
知名书画家、摄影家、记者潘达微,是收集72具烈士遗体埋葬于黄花岗的传奇人物,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烈士曝尸街头,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潘达微首先提出公祭黄花岗烈士。在他的倡导下,1912年5月15日,解除了临时大总统之职的孙中山从南京回到广州,率领各界十余万人士至黄花岗祭悼,亲自主祭并致祭文。随后在潘达微的首倡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历经政局动荡,历时10年终于建成。
那些事。
○1910年11月,孙中山到达马来亚槟榔屿(即庇能),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同盟会骨干以及南洋和国内东南各省代表,举行秘密会议,部署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的工作。
○1911年1月,在香港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决定占领广州后,由黄兴率一军出湖南趋湖北;由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趋南京;长江流域各省由谭人凤、焦达峰等率兵响应,然后各军会师南京,即行北伐。
○随后,一面发动广州新军、防营、巡警及当地会党参加起义,一面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组成一支800人的敢死队,预定4月13日起义。
○4月8日,同盟会员温生才单独行动,枪杀了清朝署理广州将军孚琦。广州全城戒严,形势紧张,起义部署被打乱,参加起义人数大减。黄兴潜入广州,临时将原定十路进兵的计划改为四路,并决定将起义日期推迟到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前,黄兴、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员写了绝命书。
○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领200人的敢死队,攻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闻讯逃走。黄兴放火烧毁督署后,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敌人发生激烈的遭遇战,一夜之间杀死清军甚多。起义发动后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未率部响应,致使黄兴所率的队伍孤军作战,多数战死。喻培伦、林觉民受伤被俘后,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英勇就义。黄兴、朱执信等少数人受伤后化装逃脱。
○事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设法收殓死难烈士遗体72具,合葬于广州城外东北郊的黄花岗。
那些光影。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