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昨天在美术馆举行,展厅正中央端放着刘开渠先生1944年所作的铸铜孙中山先生坐像。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昨日,由天安门毛泽东画像的绘制者葛晓光专门绘制的巨幅孙中山画像,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绘制完成,该作品由歌华集团捐赠给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永久收藏。这幅画像与天安门毛泽东画像尺寸相同,均为高6.2米,宽5.2米,这也是目前尺寸最大的孙中山画像。本报记者 陈涛/文 李继辉/摄
昨天的中国美术馆一层展厅,已然化身为一幅展现辛亥革命壮阔历史的悠悠画卷。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这里正式开幕。
此次展览分为三大主题:“壮志篇”首次汇聚了辛亥革命仁人志士和历史文化名人当年的书画真迹;“追怀篇”荟萃近30年来表现辛亥革命主题的书画创作;“心声篇”则邀请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近百位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共同创作书画作品,以此缅怀先烈、抒发胸臆。
现场特写
百名书画家协力共绘大美中华
昨天上午,中国美术馆7层展厅内排开了三张长条台桌。早早到齐的近百位海内外华人书画名家围在桌旁,分批次展开了一场特殊而神圣的书画接力。按照计划,他们将集体创作出三幅书画作品,分别是山水作品《山高水长》、花鸟作品《百花争艳》和书法长卷《翰墨寄情》。如此大规模地汇聚书画名家协力创作,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中华两岸艺术基金会会长李奇茂年龄最长,今年已是87岁高龄。这位笑言自己是“正宗80后”的老艺术家,当仁不让地落下了山水作品中的第一笔。随后,来自台湾的著名画家刘国松和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罗青,也分别抢占有利“地形”,在纸面上利落地点染起来。
另一幅画卷旁,香港苍城画院院长司徒乃钟和香港中国艺苑研究学会主席萧晖荣,则是一边蘸染挥毫一边相互切磋。“你那个花枝不要画得太密集,松快些好。”“用色可以再重一些,层次会更明显。”没用几分钟,司徒乃钟的红棉花和萧晖荣的梅花便竞相绽放开来。随后轮到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出马,在二人中间点绘起春寒料峭的树枝,而旅居新西兰的国画家曹俊,则在一旁添起了山石。
本来分属花鸟组的美国中国现代艺术学会会长吴毅一时技痒,索性客串到了山水区,与澳门书画研究院院长孙蒋涛合作起了“壁立千仞”。被他们抢了任务的台湾画家黄光南,只得与香港画家林天行切磋起上色的技巧来。
与画家们营造的热闹场面不同,书法家们的合作则有序得多。来自澳门的女书法家何丽婵、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人轮流登台留下墨宝,“辛亥百年”、“浩气长存”、“厚德载物”……不同风格的作品徐徐呈现。最后,来自香港的艺术史学者万青屴写下“中华大美”四个大字,为这幅作品完美收官。
据了解,书画名家们此次创作的这三幅作品,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30年国内辛亥主题书画集大成
“上午创作,下午就展出,这应该也创了个纪录。”据梁江介绍,本次展览一大特色是邀请了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近百位书画名家即时创作、展览。
在梁江看来,本次展览的另一大特色是立体呈现,即作者与作品同时出现。不少上午参与了创作的书画名家下午早早便来到“心声篇”展厅,与参观者共同欣赏,也解答参观者提出的专业性问题。
展品中除了“心声篇”大多为最新创作的作品外,“追怀篇”可谓近30年来国内辛亥革命主题书画作品的一次大检阅,它们均经由各方努力,从全国各地搜罗而来。漫步其间,既能聆听到画卷中所描绘的历史脚步,也能嗅出30年国内画风沿革。作品大多没有拘泥于人物肖像,而是以人物与事件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厚重历史。
展厅中央,《毁家纾难》、《孙中山伦敦蒙难记》、《为惠州起义筹备军火》,以及《南洋南洋》等一组画以时间为序真实记录了孙中山革命历程的艰辛。而“冯如·航天梦”、“中国铁路史”、“张骞的强国梦痕”,“陈天华与警世钟”等作品,如同一本本教科书,帮助参观者梳理着那段历史的脉络。
“炎黄子孙齐心协力,为了此次辛亥画展,更彰显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司徒乃钟说自己今后除了往来于广州、香港,以后还要多到北京,以及其他地方走动交流。
展品故事
辛亥先驱能文能武令人赞叹
在此次展览的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展品当然是辛亥名人们的书画真迹。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示了辛亥革命仁人志士和历史文化名人创作的近百幅书画作品真迹,其中包括孙中山、黄兴、廖仲恺、陈少白、于右任、何香凝等名人当年的真迹。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介绍说,将这么多辛亥名人的作品聚集到一起,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
“天下为公”、“博爱”、“功名儿辈事,天地圣贤心”……很多人都对孙中山先生的这些名言熟记于心,但要想一睹其书法真迹,却并不容易。梁江透露说,此次展览经过多方努力,才得以首次将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多件孙中山书法作品同堂进行展示。
展厅内,好几位参观者在黄兴的“行草四言联”作品前驻留。“热心济世,冷眼看人”这一对联上,字体遒劲有力而又略带行草体势。仔细看,其中的上联留有“学彬志兄”字样,下联没有年款,只题“黄兴”二字,下钤白文“黄兴之印”和朱文“克强”二印。书法专家刘志峰由此推断,这应该是黄兴在1911年之后写下的作品。他分析说,广州黄花岗起义中,亲任总指挥的黄兴右手中弹,从此失去无名指和中指,从此只能用大拇指和食指相夹笔杆创作书法,行墨运笔肯定大受影响,不过依然带有刚劲、磅礴之气。
陈少白存世手迹甚少,但此次展览却展出了其三幅书法作品,其中既有行书,也有楷书。另外,来自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廖仲恺“行书七言诗”,以及近现代一代书法宗师于右任,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人的作品,也在展览中亮相。这些作品内容大多关切国家、民族和苍生,其所蕴藏的深厚传统文化修养,使作品显得超迈而儒雅。
作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潘达微,也是一位书画高手。此次展览共收集到他的四幅图轴,描绘对象既有苍松,也有红棉。“这些作品都属于文物,文献性非常强。”梁江说。“以前通过教科书就知道他们是勇士,是烈士,没曾想到还能文能武。可敬可佩!”在展厅门口的留言簿上,不少人发出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