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德 孙中山1894年从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擎起反清革命旗帜起,就得到他大哥孙眉的慷慨捐助。之后,孙眉长期支持胞弟孙中山开展艰苦卓绝的反清革命事业,倾其所有,以致破产,最后也义无反顾投身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孙眉为反清革命功勋卓著,因而有人把他誉为孙中山创建民国的幕后英雄。当年孙眉倾家荡产资助胞弟孙中山革命,携手并肩创建民国的一幕幕历史往事感人至深,永远值得世人缅怀。 壹 兄弟双双投身反清革命行列 孙中山献身革命,生活俭朴,追随孙中山革命多年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对之非常了解,曾撰文说:“若为了帮助穷苦的朋友们,或为达到革命的目的,孙先生是相当敢用钱的,但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单而朴素,既不喝酒,不玩女人,更不花不必要的钱。有电车的地方,他一定坐电车;而就是要坐小包车,也是算得很精,从不随便乱花。而且,不管天气怎样,他经常带着大衣和洋伞走路。这样,万一下雨,他还是一样可以去任何地方。” 可在1909年,章太炎、陶成章掀起了一股倒孙潮,他们诬称孙中山将各地同志的捐款据为己有,“借革命以骗财”,家中发了大财。接着,陶成章又纠合李燮和等人,以川、粤、湘、鄂、苏、浙、闽七省同志的名义,起草了一份颠倒黑白的《孙文罪状》,指责孙中山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存有巨款,孙眉在九龙建造的房屋全是用孙中山的汇款。章太炎、陶成章对孙中山的诽谤,蛊惑人心,欺骗革命同志,并在华侨中产生恶劣影响。孙中山对此十分气愤,同年l0月下旬,他在巴黎吴稚晖办的《新世纪》撰文揭露陶成章之流的诬蔑。他愤慨地写道:“以我为‘攫利’,而不知我于未革命以前,在社会上所处之经济界中固优胜之地位也。若不革命,则我之地位必不失,而世人所欲图之快乐我无不得之,革命‘攫利’云胡哉?且当日图广州之革命以资财赞助者,固无几人也。所得助者,香港一二人出资数千,檀香山人出资数千,合共不过万余耳。而数年之经营,数省之联络,及于羊城失事时所发现之实迹,已非万余金所能办者,则人人皆知也。其余之财何自来乎?皆我兄及我所出也。又庚子惠州起兵及他方经营接济,所费不下十余万元,所得助者只香港李君出二万余元,及一日本义侠出五千元,其余则我一人之筹获而来也。自此吾一人之财力已尽,而缓急皆赖家兄之接济,而妻子俯蓄亦家兄任之。是从事革命十余年以来,所费资财多我兄弟二人任之,所得同国人及日本人之助者前后统共不过四五万元耳……” 当时,受到陶成章、章太炎倒孙风潮的影响,不明真相的华侨和南洋革命党人曾派人到香港调查,但调查人看到的则是孙中山九龙的家里,只有几间旧房子,此外一无所有;至于孙眉的家,是自己修的草房,并靠耕种度日。孙眉破产的直接原由全在于他为革命慷慨解囊。此时,调查人不禁惊问:“假使先生为革命发了财,把钱寄到家里去,为什么家里的房子,家里的人,还是这样蹩脚呢?”至此,事实真相已大白于天下了。在困境中的孙眉仍关心和支持孙中山革命,而且自己也不顾一切投身反清革命的行列之中,不遗余力地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多次重大活动。 1910年2月29日,杨太夫人病危,当年腰缠万贯的孙眉此时已无力为母亲治疗,不得已从香港致电告知正在檀香山为革命筹款的孙中山,希望胞弟马上汇款接济。孙中山想到大哥此时要求汇款,一定出于无奈,赶忙筹集1000元港币汇去。 1910年7月上旬,孙中山从美洲转道日本赴南洋,途经香港,本想登岸看望母亲,可香港当局禁止他登岸,不得已只好请人把已双目失明的母亲接到船上相见。十多天后的7月19日,杨太夫人在九龙病逝,享年83岁。 尽管孙中山不能到母亲灵前行孝,但大哥孙眉完全理解胞弟,没有丝毫责备。当年富甲一方的“茂宜王”,此时他竟无钱为母购棺下葬。正当孙眉一筹莫展之际,南洋的革命党人募款汇来千元,并得好友、同盟会会员罗延年协助办理丧事,将杨太夫人安葬在新界西贡濠涌百花林。为了保守秘密,杨太夫人的墓碑只写“香邑孙门杨氏太君墓”。 在送走母亲不久后的1910年9月,孙眉的革命活动被清政府侦悉,清政府驻檀香山总领事梁国英给内务部密报:“孙文胞兄孙微(眉)在九龙种植,接受外洋军械,供给土匪。”于是,清政府买通当地警察,秘密拘捕孙眉并拟押解到广州。幸得在尖沙嘴水师警署警员、革命党人罗延年获悉,马上通知革命党人设法营救,以孙眉系美国籍,要驻香港的美国领事出面前往警署交涉,严正声明如香港不喜欢孙眉,可令他自由离境,不得解他到不愿去的地方。9月26日,香港当局致函美国领事馆通告孙眉被驱逐事。28日,孙眉因“运动劳工入党事”,被港政府驱逐出境,解往澳门。由此,清政府蓄谋的险恶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孙眉只好将农场土地交还陈少白,与杨德初等赴广州湾,化名“黄镇东”,以“三泰利”商行为秘密联络站,将全部精力从事革命活动,联络广东南路的义军。因他的地位和声望,革命党人称他为“黄大哥”。 1910年10月2日,孙眉乘日本邮轮抵新加坡。11月18日,他在马来西亚庇能参加了由孙中山约集黄兴、赵声和胡汉民等召开的秘密会议,筹划广州起义。这次会议,促成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会后他奉命潜回内地,积极投身到民主革命的洪流中,负责联系革命同志及会党人员的任务,策划新军起义。由于他年高德劭,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大家都尊称他为“眉公”。他凭藉自己的威望,大开门户,招募革命同志加入同盟会,从者甚多。他还担任香港南方同盟会支部副支部长,代孙中山签发委任状等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眉组织民军响应,收复雷州半岛各地。直到11月9日广州光复,他才返回广州。 贰 孙中山极力反对大哥从政 1912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因都督陈炯明多次扬言要辞职,于是广东党政军各界各自推举都督,电请孙中山任命,其中以推举孙眉的人最多,南京总统府接到大量这类电文。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也是积极支持者。 其实,早在广东光复后,因有部分同盟会会员和华侨不满先后任都督的胡汉民、陈炯明,社会各界提议推举孙眉为广东都督的呼声甚高。当时孙中山从欧洲返国,途经香港,与大哥见面时就表示,政治非大哥所长,劝他勿涉足政坛。尽管孙中山念及大哥对革命贡献甚多,又有办理实事的才干,德高望重,但他经过再三考虑,决心改变用人唯亲的陋习,在复蔡元培的信中说任人“唯才能是称”。同年2月12日,他复电广东各团体及各报馆,解释为何不能委任孙眉为都督的原因,其中说“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于政治,一登舞台,人易欺以其方。粤督任重,才浅肆应,决非所宜。若为事择人,则安置民军、办理实业,家兄当能为之。与其强以所难,将来不免覆悚,何如慎之于始。知兄者莫若弟,文爱吾粤,即以爱兄也”。 孙中山同时致电孙眉,力劝他不要出任广东都督。而且又致陈炯明及广东各界电,明令陈炯明必须继续担任都督,任何团体都不得再推选其他人担任都督。他还在给其他人的电文中恳切地说“家兄之事,文期期以为不可”。他甚至于电请大哥立即离开广州。但是,孙眉难以理解孙中山不近情理的大公无私,对胞弟大为不满。不久,他竟带了一批人从广州北上南京理直气壮地去找孙中山。孙眉临行前在给儿孙昌的信中说此行是“与你叔商量国事”。 孙眉到南京后,要亲自和孙中山面谈。但那时孙中山工作繁忙,拜访总统的人都要等秘书安排。等的时间久了,孙眉显得烦躁不安,继而勃然大怒地说:“如果阿文是大总统,我则是大大总统。”过了一会儿,孙中山出来热情接待孙眉及其随从。孙眉一见孙中山,立即向他痛陈让位给袁世凯的失策,又指责胡汉民、陈炯明两位都督施政上的失误,尤其是对胡汉民更多责难。 孙中山耐心地听孙眉滔滔陈词。但他最后仍力劝大哥不要干预政事,要息影林泉,以娱暮景。这令孙眉大失所望。 恰巧此时,广东军人龙堇光又来电推举孙眉为广东都督,孙中山立即命人复电说:“素知兄不能当此军民大任,毋误粤局。”孙眉觉得胞弟如此看低自己,既难过又不服气,但再说也无济于事,只好憋了一肚子怨气,愤然离去,立即乘火车返回广东。 孙眉离开南京后,推荐他为广东都督的函电仍不断呈现在孙中山眼前,可他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原则,直到辞去临时大总统,仍没让他的大哥涉足政坛。即使在他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下到广州,仍然好言规劝大哥不要再争做广东都督。 叁 兄弟情深言归于好 1912年5月27日,孙中山回到了阔别17年的故乡翠亨村。其时,孙眉虽然仍不能当都督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但他仍组织乡人筹备迎接孙中山回乡。他一方面为曾官至临时大总统的胞弟感到自豪,也感到自己的功劳比谁都大;另一方面为孙中山坚决不同意他出任都督感到委屈,所以,当他见到孙中山后,难抑一腔怒气,对胞弟立即大加训斥,甚至拉着孙中山的衣襟质问他。 孙眉当着亲朋的面严厉责备孙中山,有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一直感到有愧于为他兄弟俩遭受苦难的乡亲。他曾打算任都督期间,将下沙的海滩筑起围堤,可增加许多良田,有足够的粮食供翠亨九堡的乡亲食用。当时,许多人对孙眉寄予厚望,连在南京总统府当秘书的徐自松和高巩厚等人都追随孙眉,准备大展宏图。结果,孙眉的都督梦未能实现,一切也就化为了泡影。孙眉想到这些,不禁老泪纵横。 孙中山深知大哥率直的脾气,历来对之尊敬有加,默默地听着他发牢骚,待他平静下来后,才微笑着说:“你是我的大哥,家里的事我听你的,但国家的大事就不能那么随便了!”接着又说:“你一向经营生意,是有经验的,现在还是做生意好,何必去熟就生呢?再说,在共和国当官,就是做国民的公仆,也不是为个人争权夺利啊!” 孙眉不但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更是个深明大义、深爱着胞弟的人,他听了孙中山恳切而有道理的劝慰,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或许他总算想通了,拉着弟弟的手说:“为兄先头火气大了一点,请原谅吧!”就高高兴兴地和孙中山及家人在家门口合影留念。从这张传世的照片看,孙眉与孙中山居中,他略带愁容的脸上已显老态,但双目慈祥,令人不禁对他产生敬仰之情。 当天晚上,孙眉兄弟在家门口空地上,设宴数十桌,宴请了翠亨及石门九堡60岁以上的老人,孙中山和大哥先后登台讲话,感谢乡亲父老对革命的支持,并对因受清政府迫害的乡亲表示衷心的慰问。孙中山深情地说:“我离别九堡几十年了,这几十年,九堡父老民众为我兄弟二人受了不少苦,如徐贵坐监七八年,现已放出,在香港。我们的乡里将来也是要建设好的,我们将来要为九堡做些事业的。”孙中山的这番话,也正是孙眉对故乡父老乡亲的心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