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中,由马少骅扮演的孙中山成为亮点之一。从话剧舞台转战影视剧,直到成长为“最神似”孙中山的演员,马少骅付出了许多的艰辛与努力。
六演孙中山 求形更求神
——访著名演员马少骅
从20多年前第一次在电视剧《李大钊》中出演孙中山算起,电视剧《辛亥革命》已是马少骅第六次出演这一伟人了。马少骅说:“过去的那几个‘孙中山’基本上强调的是外在,而这次却是全面、真实地再现他救国救民的气概,这也使我从整体上对孙中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少骅说,他为了今天这个角色整整等了27年。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不停地读孙中山的相关著作,深悟他的思想,希望角色更接近人物,“孙中山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既要演得生动,又要抓住他普通的一面。举个例子,孙中山是一位绅士,即使再饿、再没钱,赊账也要喝咖啡;即使吃粗粮,身旁也要摆着餐巾纸。我要从自身去靠近他,要将心比心,这样就会容易找到感觉。”
“怎么把伟人演得更精彩、更贴心,如何让孙中山这个人物更符合观众的口味?不能总是对观众讲革命道理,要让人物亲切、贴心,这才动人。”马少骅坦言道,“要把人物所有的语言融汇在自己的思想里,只有这样,我的语气、停顿甚至眼神才会不一样,观众才会感觉你是孙中山,而不是马少骅。”
化妆造型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素有“塑造角色的点睛之笔”之称。马少骅说,“当我第一次进入化妆间时,化妆师江燕已经对我的外形十分满意了,但眼睛、眉毛等细微之处,她都力求准确。为了让我塑造的孙中山形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化妆师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从外形上看,马少骅最贴近孙中山,这是公认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外形更加完美,马少骅没少受罪。他用药物尽量消除额头上的川字纹,却被误传为注射垫鼻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物形象,对此马少骅特别予以了澄清。
马少骅在电视剧《辛亥革命》中十分注重细节,才使孙中山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剧中,为革命殚精竭虑的孙中山既会为革命青年“饿肚子”而担忧,也会在参与战斗时因为过度兴奋而抽筋,这些点点滴滴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很难看到。马少骅也十分感激编剧王朝柱,“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孙中山革命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的一面,甚至还有他不完美的一面,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在拍摄过程中还主动加入了不少细节。“镇南关战役是孙中山第一次上战场,之前他连枪都没有拿过。在进攻前夜,身边的黄兴睡得很踏实,而他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准备上战场了,他激动得手舞足蹈。我当时就加入了一个孙中山因为过度兴奋而抽筋的动作,效果特别好。”马少骅说。另外,他还在剧中即兴地加入了一些肢体动作,来丰富人物的内心活动。“拍摄中需要一些即兴的东西,我希望尽量拍得真实一些,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生活化。我看过一部著作《孙逸仙先生传》,其中就讲到孙先生‘静如水,动如狮’。他是个特别有激情的人,但静下来的时候,就像水一样静静地听你讲,我觉得这很能代表孙文。”
当深入谈到这次塑造孙中山时,马少骅表示,“我这次的演出,不仅仅单方面地追求‘像’,而更多地力求‘是’。一个人的魂灵、一个人的内在是我这次演出最应该深入理解的。要让孙中山这个人物和我融合得完全自如,不能有装腔作势的思想概念在里面。因为孙中山的语言,你要说不好就成为空话了。要把这些语言变得不是空话,就必须对他有十分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从我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才实在、才更能贴近这个人物。我必须认同他,理解他,可以说演孙中山是个炼狱的过程。此外,第三个就是‘棒’,要演得精彩,创造性地去演。孙中山让我们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走向共和,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超前,我要用这些素材去塑造他。这些集合起来完成了我对这个人物塑造的目的和愿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