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篇
文、图/记者徐静、黄丹彤
中山先生生前到法国筹款,考察政治,逝世后也与法国有着不解之缘。中山陵的设计方案曾有意参照拿破仑墓的设计方案,尽管没能完全如愿,但也有所借鉴。而在南京中山陵的孙中山大理石雕像,乃是“全球招标”后才选定设计者,他是法国的著名设计师保罗·朗特斯基。
4月22日,朗特斯基的外孙女婿张万申在法国巴黎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透露了他所了解到的当年南京中山陵全球招募雕塑家为孙中山完成雕塑的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并向记者提供了多幅当年朗特斯基留下的孙科带去法国的孙中山的照片和相册。
张万申告诉记者,他今年将在中国举行朗特斯基作品展,也希望能来广州展出。
中山陵雕像法国人设计全球征集雕像设计师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与世长辞。葬事筹委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紫金山为孙中山建造墓地。筹备委员会要在中山陵的祭堂里,安放一座雕像,供人们凭吊、瞻仰。谁能完成雕像的设计呢?为了找到雕像的合适人选,当年曾举行一场“全球招标”。
1925年12月,雕像设计征集启事在上海申报以及日本、苏联等国的美术杂志上刊登,期限是6个月,但应征者寥寥无几。于是,招标期限被延长半年。1926年12月,招标结束后,共有14位中外雕塑家投标,但没有一件作品让评审员满意。
1927年11月11日,筹备处召开会议,再次把雕像事宜提上日程。最后,担任陵墓设计图案评审顾问、曾在法国巴黎帝国美术学校留学的雕塑家李金发,推荐了法国著名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
朗特斯基外孙女婿张万申介绍,1928年6月,孙科还带着中山先生的生活纪录片和几十张照片赶赴巴黎,与朗特斯基进行接洽。朗特斯基看了这些资料后,还要求孙科每天下午到他家端坐,让他仔细观察,从中来描摹中山先生音容神态。
1930年初,雕像才最终定稿。随后,他选用白色大理石,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雕琢,这座高4.6米的坐像终于诞生。
为雕像穿上长袍马褂
细心人会注意到,在中山陵的孙中山大理石雕像,孙中山穿的是长袍马褂,这也有一段故事。朗特斯基在1928年10月15日的日记中记下了当初的想法:“真惊讶有些人无法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往往会盲从地受到别人错误判断的影响,一定是因为这种感受使得这些中国人不得不希望一个穿西服的雕像。他们没有想到长袍马褂使他们保持了神秘和特色,也使别人对他们刮目相看。”
张万申说,在朗特斯基的记载中,他塑造孙中山坐像时,每一个阶段塑好之后,就必须将照片寄回中国审查改正,认为满意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朗特斯基在1929年10月22日的日记中说:“好的艺术家应该能够把顾客的愿望和自身对美的追求达成一个协调,但这往往不容易。”
吕彦直设计监造中山陵
1925年5月2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确定奖金总额为5000元。由孙科及主持工程的常务委员宋子文起草《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
最终,曾留美的山东籍建筑师吕彦直夺得了一等奖。吕彦直,安徽滁县(今安徽滁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他设计、监造南京中山陵,还有广州人最为熟悉的中山纪念堂。但遗憾的是,未等陵墓落成,吕便积劳成疾,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
中山陵剔除古代帝陵的神道石刻,保留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一改以往帝王陵寝全封闭的神秘规制,呈“民主开放型”,墓室在祭(陵)堂之后,人们可入墓室瞻仰。
吕彦直最初曾想参照法国拿破仑墓的风格来设计中山陵,后来觉得不妥而放弃初衷,最后将陵墓确定为钟形。
筹款收据名为教育费后成现实
马来西亚篇
记者谢华兴、李栋
孙中山先生曾先后5次前往马来西亚槟城,除了在当地散播革命火种之外,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对马来西亚当地的文化以及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来西亚众多的华校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所创办,而中山先生创办的《光华日报》至今仍在马来西亚当地有着重大的影响力。金碧霞博士告诉记者,中山先生在槟城筹款时开的“收据”写的名目为“国民教育费”,“中山先生也许想不到,当时筹款为掩人耳目所写的这一名目日后竟成为了现实。”
从热心革命到兴办教育
金碧霞博士是槟城当地著名的辛亥革命研究者,她是一名教育家,因此她对辛亥革命对马来西亚当地教育的推动有着独到的见解。“中山先生当年在为革命筹款时开给捐款华侨的收据写的名目是‘国民教育费’,这在当时是为了掩人耳目,谁知道这在后来竟然成为了现实。”
金碧霞告诉记者,马来西亚华侨为辛亥革命出钱出力不遗余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我认为这对于马来西亚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中所延续下的精神才真正改变了马来西亚。”金碧霞告诉记者,辛亥革命之前,马来西亚的华侨对于祖国的认同感非常之强烈,“当时很多华侨并没有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他们最终的想法还是要回到中国。”正是因为众多华侨对于祖国的极大认同,中山先生在马来西亚的革命活动得到了众多华侨的支持。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不少华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革命成功了我们又能怎样?’”金碧霞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依旧是军阀割据、四分五裂。金碧霞认为,正因为如此,不少曾热心革命的华侨有些心灰意冷,“他们会想,我捐这么多钱给国内革命,到头来却是这样,还不如用这些钱来发展当地。”金碧霞认为,“南洋是我第二故乡”的想法在这时蔓延开来。
金碧霞介绍,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不少原来热衷于革命的华侨开始致力兴办教育。这段时间马来西亚的华人教育开始迅猛发展,“90多间华校是在上世纪20年代成立的,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少知识分子南渡也给学校带来了众多的人才。”
陈新政:因教育被驱逐
谈到辛亥革命对马来西亚当地教育的影响就必须提到一个人——陈新政。陈新政(1881~1924),厦门人,槟城富商,因积极致力革命事业,与吴世荣、黄金庆并称为“槟城三杰”。
“陈新政的经历可以证明我关于辛亥革命之于马来西亚教育的观点。”金碧霞介绍,陈新政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南洋华侨之一,是孙中山在槟城的挚友。“袁世凯窃国称帝,他对国事百感交集,于是积极提倡办侨民教育,培养下一代。”
金碧霞列举了陈新政所创办的两所著名学校——1917年他在槟城创立钟灵学校,现在是马来西亚最著名的中学;1920年他创立马来西亚第一间女校福建女校,现在已发展成为了槟华女中独立中学、槟华女子中学、槟华女子小学和槟华幼稚园,为马来西亚最著名女子学校。
1921年之后,英国殖民地政府颁布华文学校注册条例,限制华文教育的发展,陈新政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反对殖民当局对华文教育的限制,被驱逐出境,最终客死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