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理念
——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董学文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随着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出现,如何科学地对待文化建设,怎么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看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围绕这一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学文。
记者:当前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讨论很多。您认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旨是什么?应当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
董学文:文化是一个大系统,人类活动就是在文化的大系统中进行的。我们如今谈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寻求在文化体系的活动中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把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有深刻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所谓文化自信,则是指我们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文化建设,只有具备了自觉和自信,才能有探索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航向。
记者: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您认为当前我们特别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何在呢?
董学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回顾近百年中国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来把握方向、凝聚力量、推动进步,是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与改革时期,我们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目标和纲领,制定切实的政策和策略,为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以文化的进步来体现的,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处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发展战略,都应围绕于文化这个轴心展开。由于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润物无声,所以,它对历史、现实和实践的影响也就持久而顽强。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首先表现为文化上的力量。当今世界竞争剧烈,只有占据了文化高地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旨归,以主体自身的强壮和健旺为特点,因此,它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
记者:在这种情势下,您认为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广大群众建立起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文化的自信心呢?
董学文: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认为大体可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业绩,说明我们民族在文化上是自觉和自信的。鲁迅先生在77年前就撰写文章,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他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但我们民族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这些人正是“中国的脊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注重吸收人类科学文化的优秀营养,使文化自觉进入了新的境界。毛泽东总结道:中国自有共产主义学说以来,人们的眼界提高了,革命也改变了面目。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更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一切都说明,我们在摸索、培养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其二,我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心骨与指南针。我们只有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念与方法,才能在文化上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走向主动、走向先进。只有在各个领域多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声音,才能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奠定更扎实的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是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法宝。
其三,我们要注意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注意吸收西方当代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成分。1956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说:“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他还说:“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这是很实事求是的。在文化的建设上,我们可能往往是要用人家打我们的“砖头”来修筑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厦。列宁说,我们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必须取得全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我想,这一理念也是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议题中的应有之义。
记者:这就涉及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外民族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当前“国学”比较热,这是否说明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有所增强?您对此有何看法?
董学文:文化自觉与自信,不仅仅是一种热情,更应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是人类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尺度。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谈不上有真正美好的生活;改善民生,如果不改善文化的条件与环境,那这种改善必定是粗鄙、浅层和片面的;讲幸福指数,如果不把文化元素包含在内,那这种幸福指数一定大打折扣;经济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的力量,那这种发展也难以具有可持续性的后劲。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经济与社会变革,矛盾和问题多发,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加剧,在这个时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显得尤为迫切。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杂处、多样共生的。眼下的“国学”热,某种程度、某种范围内满足了弘扬民族文化的一定需求。但毋庸讳言,它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还有一段距离。每种民族文化,都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中有带人民性的东西,但也有非人民性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超时空、超历史、超阶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统一、抽象、普适的所谓“民族文化”,也是子虚乌有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我们党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当代鲜活生动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更应该加以珍视的文化遗产,才是我们文化前进的主航道,才是我们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分。
记者:您认为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董学文:这个问题涉及很广。我这里只谈一点,那就是鉴于历史上的经验,我们在从事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有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韧”的精神。因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既要推动它的繁荣和发达,又要看到完成文化任务不能像完成其他任务那样迅速,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不平衡的关系。“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列宁的这句话发人深思。我们只有把文化的进步同整个社会的进步协调起来、统一起来,才能不仅承袭其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会把它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促进它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殷燕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