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学者李欧梵:研究鲁迅和张爱玲方法正相反

2011年10月14日 16:38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李欧梵全球化带来文学的“穿越”

  9月25日,由四川省鲁迅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跨世纪对话:鲁迅与现代中国”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近百名专家学者蓉城“论剑”,其中,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成为媒体的焦点。

  从早年对“五四”浪漫传统及“现代性”、“后现代”思潮的研究,到近年来电影、音乐、建筑等领域无所不写,不仅有《上海摩登》引发持久不衰的上海文化热,也有研究鲁迅的专著《铁屋中的呐喊》影响着几代读者,李欧梵多方涉猎,自谦是那种薄而不深的“狐狸型学者”。研讨会后,本报记者专访了李欧梵。

  谈鲁迅

  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一个鲁迅

  记者:你到每个地方讲学都会讲鲁迅,但每次讲得都不一样。这一次为什么选择《鲁迅与鬼魂》这个主题?

  李欧梵:这源于日本学者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这本书里阐释鲁迅的思想文学中始终有各种“鬼”影在闪动,作为一个象征性的隐喻,这个“鬼”象征的是,“国民性之鬼”和“民俗之鬼”纠结在一起形成的“黑暗世界”。它是鲁迅思想文学批判的对象,同时也是这种批判力量的源泉之一。

  我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用这种“幽灵”的意象来重新解释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关联。现在,我们要“招”鲁迅的“鬼魂”和中国文化的“鬼魂”,就是用一种文学意象式取代严谨的时政式讲鲁迅。

  我认为鲁迅是属于全世界的、大众的,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一个鲁迅。上世纪60年代在欧洲、美国的学界出现左翼思潮,因此鲁迅的作品被介绍到美国和欧洲。但是,现在美国大众很少有人了解鲁迅。

  记者:这是为何?

  李欧梵:这其实是一种吊诡。所谓吊诡,就是表面上看来起来自相矛盾,很诡异。但事实上,你只能说鲁迅是属于世界的,才能促使世界的读者都去认识鲁迅。但如果把鲁迅当做一种学问,外国人又多不懂中文,就没人能懂鲁迅了。

  我在美国上课的时候,高班课一定讲鲁迅。低班课也照样讲,不过要换种方式讲。比如,用表演。在分析《父亲的病》的时候,讲到爸爸要死时,我就让助手把教室里面的电灯关掉,整个房子是黑的,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谈张爱玲

  不要把作品和作家身世画等号

  记者:除了研究鲁迅,您还研究张爱玲,研究其《倾城之恋》而写的《范柳原忏情录》也深受读者喜欢。

  李欧梵:研究张爱玲,其实是兴趣使然。现在的思想家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刺猬性,一直深挖一个大系统;一个就是狐狸型,薄而不深,这里闻闻,那里嗅嗅。我就是什么都挖不深,却都想试试。对张爱玲就是这样。

  我把张爱玲早期的短篇小说放在上海这个都市文化的框架里面,她的《倾城之恋》刚好是讲上海和香港的,所以我就在《上海摩登》里面分析了很多。

  后来,我对张爱玲的兴趣转向到她的电影剧本,比如 《南北合》、《小儿女》、《六月新娘》,都采用了一种喜剧形式,很特别,很文雅,对话非常机灵,是受好莱坞幽默喜剧的影响,不是插科打诨或者胡闹。她的这些喜剧,很多改编自美国上世纪40年代的电影,但加上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伦理。

  记者:近年,张爱玲的遗作不断被发掘整理出版,引发不少争议。你怎么看?

  李欧梵:我比较注重作家的作品,不会把作品和作家身世画等号。张爱玲变成传奇之后,不少人都对她不尊敬了。台湾有个记者,为了挖张爱玲的隐私,故意在她的公寓旁边租了间房子,每天都翻看她倒出来的垃圾,还进行报道。

  我不大赞成把《小团圆》当做她的自传,虽然小说里有很多个人的因素放在里面。但我仍然觉得还是应该把它当成文学作品来看,这样的话,就稍微客观一点,稍微保持一点距离。

  谈现代性

  鲁迅和张爱玲的方法相反

  记者:你同时研究鲁迅和张爱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李欧梵:这两个人我都喜欢,两个人感觉却完全不一样。鲁迅有一种非常沉重的文化历史感,可是他用一种非常现代的手法,把内心的煎熬表现出来,所以他是一个现代性的作家。张爱玲没有历史感,她文学艺术的现代性来源于英美。她习惯把历史变成一个人间喜剧的背景,这个喜剧表面上是很好玩,可是背后却暗藏着一种辛酸,这种辛酸是历史造成的。可以说,张爱玲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批判历史。

  研究鲁迅和张爱玲,都笼罩在20世纪很特别的历史感里,可是两个人的方法正相反,两个人的个性也截然不同。20世纪初,全世界特别是像中国、美国、欧洲都笼罩在现代性的一个情景里面,那就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后,进入亚洲,对当地文化产生了一种重大冲击。这种冲击使得当时的艺术家产生一种悖论式的反应,鲁迅和张爱玲的反应也不一样,其实就是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的背后是传统性。传统有各种解释,张爱玲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不必选择,她就是一种延伸式的论述,她用鸳鸯蝴蝶派的手法,把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传统式的小儿女,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新派的男女人物,所以就有范柳元这个角色。可是,范柳元照样可以引用诗经。这种方式是鲁迅做不到的,鲁迅是德国式的一种悖论。

  谈网络文学

  现代人的观念里只有“现在”

  记者:你曾在讲学中说,30年以后大家都不读书了,实体书会批量死亡。当下最流行的网络小说,网络写手将文学类型化,比如盗墓、穿越,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李欧梵: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化课题,我没看过网络小说,只能把它当成现在的一个文化现象来看。在全球化影响下,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的观念已经不是直线型的,变成了古今不分。人们的观念里只有“现在”,我们只生活在这个时辰,过去那个时间长度,那个持续度,已不重要了。

  比如,现在说起宋朝和唐朝,一般人看来两者没区别。什么是上古,什么是中古,对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很模糊。甚至有人认为历史已经被遗忘了。如果在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模拟世界里去追溯历史,时间一定不是持续性、从古到今的,是可以转来转去的,于是很自然地就有穿越小说。

  记者:那么,是什么打破了人们思想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李欧梵:为什么大多数的穿越小说都选择穿到清代、唐代?这其实是一种跳跃式,把现代和古代并列放在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就是网络。另外一个影响,就是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科幻片,让人们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正如《星球大战》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系……”为开端,打破了我们思想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这些都让现代人容易产生一种不稳定的、神经交错式的反应。所有的一切混在一起,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这种又像科幻小说,又像历史小说,文类夹杂的东西。这些都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

  档案

  李欧梵,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香港大学杰出访问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专攻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等。

  嘉 宾: 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李欧梵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吴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