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平静的湖面上驶来一艘红船。在这艘小船上,诞生了一个代表全民族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从此引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人们对嘉兴“红船精神”的概括。
新时期,作为党的诞生地,嘉兴这座红色城市的党员和普通市民以“红船精神”为动力,凝聚力量,集聚人心,精心打造“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的红色品牌,创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船文明”。
恪守经济文明
宁肯放弃眼前利益,也绝不要破坏环境的粗放发展
“作为党的诞生地,一定要记住我们为谁而发展。文明和谐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施政的最终目的。”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说。
正是这样的执政理念,为嘉兴的经济文明之路创造了条件。
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建设,是嘉兴转型升级的重大载体和抓手。一个大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在嘉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在如何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关键点上,嘉兴一直恪守“经济文明”原则不动摇:宁肯放弃眼前利益,也绝不要破坏环境的粗放发展!
一个年产百亿的项目准备落户嘉兴,而且环评之后,符合落户的硬杠杠。但周边群众有顾虑,担忧影响日后环境,经过专家论证和召开市民听证会,嘉兴最终放弃了这个很多地方争抢的大项目。2010年,嘉兴共否决227个建设项目,占了总项目的1/10。此外,城乡一体推进污水收集系统,全国首推“排污权交易制度”控制区域内排污总量,“飞行监测”严查偷排漏排……
嘉兴在“大招商、招大商”过程中,有规划地培育和引导优势产业,选择性引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目前,20多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嘉兴投资兴办了近40个外资项目,涉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国内外大项目的涌入,为嘉兴经济增添了活力和强大发展后劲,也极大促进了光伏太阳能、风电核电、民用航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嘉兴探索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嘉兴经济转型、带动区域发展之路。近年来,通过政策保障、搭建平台、重奖人才等方式,引进大院名校100多家,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等一大批重量级高端研究中心落户于此,近2000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每年近10万大学生毕业……原本缺乏科教资源的嘉兴,已成为长三角一个重要的科创中心!
经济文明带来了城市生态文明。现在的嘉兴城乡,处处绿意盎然,整洁精致,周末,很多游客喜欢到这里的园林式生态农庄,游玩休闲。
经济文明也促进了社会管理文明。嘉兴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把市区划为若干道路网络,将市政公用、道路交通等六大类部件及市容园林、街面秩序等五大类事件问题列入管理范围。目前,数字城管覆盖面已从原来的27.5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从乱设摊、乱停车到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城市管理的“电子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并及时派人解决处理。这一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运转后,嘉兴城市管理问题下降了七成多。
打造党建高地
让党员成为文明的窗口和旗帜,激发出整个社会向上的力量
嘉兴有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把党的圣地建成党建高地”。
在嘉兴,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文明端口,一面鲜艳旗帜,一座行动灯塔。党员率先垂范,5000多名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加入了“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建设105支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县、镇、村建立三级党员服务中心;每月25日为志愿服务日,嘉兴全市党员共认领奉献岗位18万多个,联系群众19.2万户。
坚持6年的党员“一员双岗”制度不断被赋予新内涵,“勤奋工作敬业岗、服务群众奉献岗”成为每位党员投身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全市各个领域遍布4100多支党员服务团队、701个新居民党员之家、137个党员专业工作室……
红船精神也影响着每一个普通人。如今,嘉兴市区平均每10名市民就有1名志愿者。“有困难,有需要,说一声,我能办的肯定想办法。”这是私营业主姜宝祥的为民承诺;“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我们要当润滑油,降低噪声,减少磨损;如果把社会比作人的肌体,那么我们就当益母菌,帮助消化,增强食欲。”这是年过七旬的“老娘舅”杜子鑫的人生格言。秀洲区发起了“寻找身边的感动”好人好事征集评选活动,短短几天就征集了100多件好人好事。
今年暑假,荣获“浙江骄傲”称号的“嘉兴学院爱心群体”,派出了第三批“益满湘西”爱心团队。在18天中,27名大学生为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3所村小的孩子上课,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送去了嘉兴人捐助的数万元学习用品,用自己勤工俭学赚得的1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大学生们说:“我们是来自南湖红船旁的新一代,我们在传播着‘红船精神’!”
“党员带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另一群人,红船精神始终提供力量源泉。这些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激发出整个社会向上的力量。”嘉兴市文明办主任王蕾深有感触。
推进城乡统筹
城乡发展“一盘棋”,文明之花遍地开
作为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之地,嘉兴的城乡统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07年,嘉兴在全国最早实行养老城乡一体化,将农村居民、城市无业者等人群全部纳入保险之内;嘉兴在全国最早探索建立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全省农民看病负担最低、医院报销最多。98.64%的农民和1800多名新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每人平均筹资水准、年门诊结报率、住院结报率等均列浙江省第一。嘉兴也是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城市,城乡收入比连续7年浙江省最低。
城乡统筹不仅限于硬件建设。坚持文明创建“城乡一盘棋”,嘉兴推动城乡文化共同繁荣,令人如沐春风。
嘉兴全市图书馆联网,在任何一个镇图书馆,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借阅自己心仪的书籍,和城市完全一样!这是嘉兴在全国率先打造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共建成54个乡镇图书馆分馆,所有图书资料全部上网,全市的图书“通借通还”,城乡完全共享公共图书资源。在任何一个乡镇借市图书馆藏书,配送中心随即会把书送到借书者所在的乡镇。
近3年来,嘉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类资金累计达6亿多元,年人均达44元,大大高于浙江省人均7.8元的水平。2000万元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专门奖励和补助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乡镇分馆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市所有的镇、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2000多支文艺团队活跃在城乡,农民随时可以观看表演。嘉兴,已经初步实现城乡精神文化共同繁荣……
本报记者 王慧敏 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