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黄苗子、郁风伉俪以艺术结缘 相濡以沫63载

2011年10月21日 18: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黄苗子、郁风伉俪是中国艺术界备受人们尊敬的两位耆宿。他们以艺术结缘,相濡以沫63载,在文学、艺术领域勤奋耕耘,其传奇的人生轨迹、豁达率真的人生态度、丰硕的文化艺术成就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早已传为美谈。

  黄苗子先生长期活跃于文化艺术界,交游甚广。他少时受家庭熏陶,喜爱诗画文艺,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活动。他的书法功力全面而坚实,8岁学书法,12岁从邓尔雅习篆书,从籀文取法,而又受伊秉绥隶书影响,作品以篆隶最为精彩。他的绘画技巧兼有文人画与水墨画自由书写的特性,又有重彩画的色泽美。他治学严谨,发表过不少研究吴道子、八大山人等方面的美术史论文章,由他点校或参与校对的《画继》、《画继补遗》、《法书要录》、《图画见文录》、《历代名画记》等书籍,已成为艺术史方面的权威性资料。

  郁风先生(1916—2007)是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散文作家。少年时受叔父郁达夫影响,思想进步,爱好新文艺,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学系学习绘画,早期从事水彩画的创作,晚年则热衷于现代中国画的探索。她的画作构思精巧,色调秀丽,意境清雅,抒情意味浓郁。她还将独特敏感的艺术触觉融入她优美的散文之中,形成了清新、明丽、质朴的文风,散发着女艺术家的细腻与光彩。

  年轻时期的黄苗子、郁风虽然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不同,但因有着“对艺术的共同信仰”,而彼此心灵相通,良缘喜结,相互扶持。在浮沉不定的一生中,他们始终坦然笃定,以艺术的宽容去面对坎坷的经历。在他们眼中,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游戏”。也如黄苗子先生在一首诗中所写的:“心画根源在写心,激昂绵渺或底沉。不知时世葫芦样,自理丝弦自定音。”在他们心中,每个艺术家因经历的苦乐不同,艺术上的表达方式、感情、风格也各自不同,而自己只是“平凡的艺术信徒”和“行走在艺术上的票友”。这种发自心灵感受的艺术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人们的共鸣。

  夏衍先生曾评价黄苗子、郁风夫妇为“老少年”,一直“热情奔放,意气风发,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思维,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满怀激情地参与到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型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艺术语言的现代感。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中,黄苗子先生广泛吸收各种书法传统,将古篆字、画像砖、石刻瓦当等传统的文化艺术精华与绘画构成的形式感巧妙结合,独成“苗子体”书法。他们对待艺术无疑是“笃敬的,真诚的,永不满足的”。

  2011年金秋时节,黄苗子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慷慨捐赠了自己与夫人郁风的10幅书画作品,为故宫博物院的现当代艺术品收藏增添了新的光彩。故宫博物院特在紫禁城神武门展厅举办“艺缘——黄苗子、郁风艺术展”,举行学术研讨会,出版二老的书画艺术合集,以此铭记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作出的贡献。郑欣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