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毕加索诞辰130周年纪念日,1881年的10月25日,一个日后被载入史册的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在西班牙呱呱坠地。130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第一次大规模走出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昨日,记者踏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对话”这位号称史上“最高身价”的艺术家,以及他价值6.78亿欧元(约60亿人民币)的62幅真迹。
62幅真迹,从14岁读到90岁
本次“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共有7个作品展示区和8个记录毕加索生活的摄影展区。大师的作品与生活照相互穿插,为观众了解毕加索的艺术和人生提供了更多生动的线索。
展厅内全部62件大师真迹囊括了毕加索从14岁到90岁,8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参观者可一睹其在不同绘画阶段,包括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时期以及田园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多幅传世名作诸如《赤足女孩》、《雕塑家》、《坐红色扶手椅的女子》、《朵拉·玛尔肖像》、《玛莉·泰瑞莎肖像》等,都是稀世珍品,也是欣赏、研究毕加索创作无法绕开的经典。
《赤足女孩》是毕加索在14岁时的作品。14岁的毕加索已经对技巧的运用驾轻就熟。难能可贵的是,这幅画并不纯粹以技法取胜,而在于毕加索在那样一个年龄之下,就能捕捉到同龄模特儿的内在气质和生命。毕加索本人对《赤足女孩》也相当满意,一直将它保留在身边。
《朵拉·玛尔肖像》这幅作品创作于蜕变时期。台湾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余光中先生曾将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概括为“四肢异位、手脚交错、五官互调,画丑为美。毕加索并不是在乱画,他是一个老顽童,他在跟我们捉迷藏”。
机会难得,要感谢毕加索美术馆扩建
“就算是欧洲人,除非到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否则也没法在一个地方看到那么多毕加索真迹。”在10月17日的大展开幕式上,大明星张曼玉对媒体这样说。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机会更难得。要不是因为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要扩建,这批作品就不可能到全世界巡展。当年,毕加索逝世以后,他的遗产太过庞大,以至于他的继承人甚至付不起巨额的遗产税,于是法国政府挑选了包括240多幅油画在内的5000多件作品,作为“遗产税”征走了,由此建立毕加索美术馆。现在,美术馆中的作品被分成两批,在全球巡展。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谢定伟说,“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他带来了25件毕加索的作品。我记得,毕加索为他的情人朵拉·玛尔画的肖像在那一次的展览中也带来了,它也出现在这次展览中。”
真不便宜,一条丝巾卖800元
承办如此规模的顶级画展,谢定伟坦言“压力很大”,光借展费、运输和保险就耗费几千万人民币的成本。“在国外,大规模的画展都不是政府出资的,而是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谢定伟说,“通过赞助商赞助、门票和周边衍生品的销售,才可能回本。”
谢定伟透露,付给美术馆的借展费是100万欧元(约900万人民币);世博中国馆3个月的场地费是300万人民币;为62件真迹购买保险费又花去了数百万人民币;此外,动用8架飞机运送画作、展览营销、做衍生产品而付给毕加索基金会的版权费以及安保费用等等,整个展览总投资据说超过5000万人民币。
展览开幕没几天,旅游团体已经来了不少,“团购活动已经做过,接下来还可能和旁边的沙特馆推出联票,以及一系列优惠活动。”谢定伟说,“周边产品卖得也不错,到目前已经有20万元的营收,第一批印制的毕加索精装画册都卖完了。”当然,这些产品都价格烫手,因为光是画册的版权费就高达3.5万欧元(约人民币31.5万元)。
这次展览,平时门票80元,双休日要120元。不少观众表示,在已经习惯了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午餐”后,掏百来块看个展览的确有点心疼。
而周边产品中,毕加索的画册,精装大开本的380元,小开本的杂志大小,卖80元。
其他印有毕加索作品的各种周边产品也有点小贵。书签60元,小笔记本40元,T恤80元,雨伞300元,而印有《朵拉·玛尔肖像》的丝巾标价到了800元!
有一款叫“数字毕加索”的产品十分有趣,它就像十字绣,把毕加索的《扮丑角的保罗》的轮廓印在画板上,人们只需要按照画板上的色彩提示和轮廓,就能依样画葫芦,“复制”出一张《扮丑角的保罗》了。本报记者 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