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小剧场话剧的创作和演出蓬勃兴盛,以北京、上海为主,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一方面,从事小剧场话剧的演出团体、剧目日益增多,市场占有率和观众影响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小剧场话剧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也在凸显。小剧场话剧渴望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是进行彻底商品化、产业化,进而演化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文化,还是仍然维持其文化品格,为艺术而挣扎的两难境地。如何处理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如何理性看到当前小剧场话剧中存在的问题?小剧场话剧需要怎样的引导,未来走向又如何?在日前结束的上海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期间,集聚上海的戏剧界人士,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未来发展“探路”。
理性看待——
小剧场话剧创作新问题
参加此次上海小剧场展演的表演团体,既有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国家院团,也有转企改制的话剧院团和各类民营剧团。他们带来的16台参演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涵盖外国经典名作移植改编剧目,探索性、实验性剧目,探讨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家庭的情感剧,描述现代都市青年生存状态、颇具时尚性和观赏性的剧目等不同的创作领域。
业界认为,这些剧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小剧场话剧发展的整体态势,显示了近10年小剧场话剧的创作成绩。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在看过部分剧目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认为,话剧是大有希望的。这次演出让他开了眼界、长了知识、留下了思考。小剧场话剧的强项是与观众互动,与观众共同完成创作,如今的舞台手段丰富了、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了,但是小剧场话剧的艺术特性不能丢。
从制作演出、观众人数、创作队伍等角度来看,小剧场话剧已经从最初的社会边缘状态,逐渐演进成为今天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既为主流戏剧提供了更多实验平台和发展思路,又为戏剧走向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看来,虽然小剧场话剧创演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需要理性面对存在的问题。例如,商业戏剧强调感官刺激,在票房的盲目追逐中容易“走火入魔”,进而丧失其文化内涵、艺术审美和道德底线;偏重于艺术家个人形而上的精神体验和个性张扬的艺术戏剧,虽有利于创意的拓展、观念的更新,但很可能使小剧场话剧误入孤芳自赏、孤家寡人的歧途。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用“纠结”一词形容当下小剧场话剧的观剧感受。他认为,这些年,小剧场话剧的剧目丰富了、演出团体增多了、观众年轻了,但却渐渐从“先锋”变成“后卫”,从实验变为实用,从小众变成大众,从思考转向娱乐,艺术质量与剧目数量、形式翻新与内容深度之间出现错位。上世纪80年代小剧场话剧的探索不仅仅是艺术的探索,同时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探索,现在却更多倒向了对搞笑手段的探索。“判断小剧场话剧好坏的标准,在于观众的品质,如果观众群体永远不能欣赏经典,那么这个市场是失败的市场”。
创作方向——
要保持对戏剧的敬畏感
消费时代,市场成为部分戏剧人创作的风向标,娱乐、搞笑成为小剧场招揽观众的手段。在艺术与商业的天平之间,一些被导演王晓鹰称之为“三低剧目”——低创作投入、低艺术质量、低道德水准的演出,以迎合大众的名义刻意低俗,以取悦大众的名义追求无聊,损害了小剧场话剧固有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品格。王晓鹰强调,戏剧无论是趋向艺术还是趋向娱乐,都不能忘记自己首先是社会性的文化产品,它无论如何都会对受众、对社会产生文化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刻久远的。在这个前提下,在主流戏剧的艺术发展策略方面有必要更多强调“文化责任”意识,而在民营戏剧的娱乐产品制作方面,则应该逐渐明确“娱乐道德”观念。戏剧可以给观众娱乐,但引观众发笑肯定不是戏剧的最终目的,表达对生活世象、情感困局、生命价值的感悟和思考,才是戏剧真正应该做也真正能做好的事。如果为了传播和生存而淡忘乃至丢弃了戏剧艺术原本的价值意义,如果戏剧在借助商业手段向大众推广并牟取利益的同时,不能保持自身应有的理性、格调、名节和尊严,戏剧艺术在商业喧嚣中的“迷失”和“沉沦”就将不可避免。
对戏剧多有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剑龙,觉得现在的小剧场虽然有快餐式作品多、精品力作少,戏谑搞笑作品多、发人深省的作品少的创作趋向,但这并不应成为小剧场话剧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小剧场话剧以小舞台、小制作、小投入为特性,却不能满足于空间的“小”,把思想、内容局限在小品化、小情感上,而应“以小见大”,借鉴“冰山理论”,以小空间折射大社会,以小制作呈现大格局,以小投入搅动大市场,在具有生活内蕴和质地的日常叙事中呈现大智慧。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熊源伟认为,当前大剧场和小剧场话剧同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理解创作与创新的关系。他认为,创新并不是必须的,娱乐、市场也不能成为创新的动力。戏剧的疆界在不断扩大,小剧场话剧必须恪守戏剧的本质,始终保持对戏剧的敬畏感,不能在娱乐、市场的盲目追逐中损失了艺术的良知。
小剧场繁荣——
离不开民营剧团的贡献
新世纪以来,北京、上海相继涌现了一批由戏剧同仁组成的民营戏剧团体,如北京的哲腾戏剧文化、戏逍堂、李伯男导演工作室、盟邦戏剧,上海的捕鼠器戏剧工作室等。作为目前话剧市场的重要力量,民营剧团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在剧目创作、风格定位、观众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目前民营院团所能提供的剧目已占整个小剧场话剧市场6成多的份额。
戏剧评论家刘平对民营剧团持乐观态度,认为虽然创作上曾出现过恶搞、拼贴、肤浅的创作倾向,但近两年这种倾向正在改变,而且推出了一批好的作品,如《嫁给经济适用男》、《寻找春柳社》、《我不是李白》等。他认为,今天话剧市场的繁荣应该感谢民营剧团的贡献。戏剧评论家温大勇认为,民营剧团创作的大方向、主要方面是健康的、向上的、进步的。相比大多国有剧团,他们更年轻,更有创造性,更能“轻装上阵”,更方便“优化组合”,更少束缚,更具生命力。他们的演出维系、聚拢着北京、上海话剧演出市场的“人气”,培育着话剧创作、演出事业的有才能的青年从业者和忠实观众,为国有剧团的改革提供着难得的借鉴。从一定程度上说,民营剧团寄托着小剧场话剧的希望。他呼吁主管部门加大对民营剧团的扶植和引导。
戏剧评论家黄维钧认为,民营剧团小剧场的存在发展完全是自生自长的,是体制外的产物。由于这个特殊性,民营剧团的小剧场话剧在创作等方面,更多的甚至是只考虑作品能够面向市场、观众。这显然不同于国有大剧团要有全局的考虑、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建议将这两者放到公平竞争的位置上,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样其他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
小剧场话剧创作者应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扬自身优势,关注和挖掘现实生活,关注民生,不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真正把那些观众喜闻乐见而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作品推出来。徐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