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造琴大师托马:珠江钢琴上有我的名字
文 / 李晓莉 杨卫军
德国好男儿也志在四方
一笔一画设计出了“恺撒堡”
“你好!你好!”办公室的门还没完全打开,热情的声音便从门后传了出来,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便是托马,一位来自德国的世界顶级的造琴大师。
托马悄悄地说,他会的中文只有两个词:“你好”和“谢谢”。可是,语言并不妨碍他在中国的钢琴制造业上大展拳脚———
朴素的白色条纹衬衣,卡其色长裤,半头银发衬托着微微发红的脸庞,再加上一副金丝眼镜,谁也猜不到精神奕奕的托马已经76岁了。“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93年的12月,我去了北京;第二次是1995年,来到广州。”
只言片语之间,托马静静地说起了当年的小故事———当年的法国乐器展上,时任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童志诚找到了托马,希望借助托马在钢琴制造上的丰富经验为珠江钢琴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托马心动了。中国的瓷器、茶叶、文化在他眼中,都是神秘而让人向往的,“而且我对钢琴制造行业非常有兴趣,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不断研发创新,我毫不犹豫地答应的。”托马是这么说的,他也做到了。
其实,当年的托马已经60岁,是欧洲著名的造琴大师,他只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我只需要知道,珠江钢琴能否有条件让我在造琴的同时做研发?”他悄悄地来珠江钢琴考察,悄悄地做了调查。
“我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托马微笑着说:“他告诉我,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从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四处工作,而且我的家庭我的太太孩子都非常支持我。”托马补充解释:“我选择珠江钢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欧洲,没有一个钢琴厂可以做得那么大。如何引领大规模的钢琴厂向好质量、高标准发展,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挑战!”
钢琴制造在很多人眼里都是神秘的,“钢琴是不能完全靠机器生产的,超过50%以上需要手工制作,这就是经验的重要,”托马有着德国人著称的严谨:“螺丝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一台钢琴里8000多个零件,每个部件都必须做好做均匀,否则便容易出现问题。”
作为“大师”级的人物,托马却一点都没有大师的架子。他喜欢在工厂里跟年轻人聊天,喜欢手把手地把制造钢琴的“感觉”传达给工人,喜欢用筷子,喜欢吃粤菜,也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在自己住所旁边安安静静地散步。
托马就像一个“顽童”,他常常等不及电梯从七楼的办公室直接跑下六楼的工厂里去检查生产现状。他也很喜欢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在二战之后,德国很多钢琴厂都被毁了,很多钢琴设计师也死了。战后重建中,年轻人中谁最喜欢这一行、最认真发奋,谁就能成为最好的钢琴师。而托马就是这么一个积极努力的年轻人,他很快就成为了钢琴制造业中数一数二的大师。
很多欧洲人不解托马为什么将成熟的技术带到了中国的市场,但也很多朋友支持他这么做。托马很坦然:“中国的钢琴制造技术不成熟,这个情形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当我带来了技术,培育出积极能干的年轻人,他们也许就能改变整个钢琴行业的发展。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成为大师。”
为了再上一个台阶,珠江钢琴在2007年给托马提出了一个难题———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钢琴。这一次发出邀请的,是时任董事长黄伟林,希望托马担任技术顾问。而托马的反应,却让大家很奇怪:他闭口不谈合作价格,却坚持让董事长黄伟林亲自“走一趟”。
千里迢迢飞赴欧洲,黄伟林被这位七旬老外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珠江钢琴有什么发展理念”?黄伟林说:“第一,我们要发展成全球最好的钢琴企业;第二,我们要开发高端产品。”
托马再次被打动了。这一次,他带来了整个技术团队,与中方的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出了高端钢琴“恺撒堡”。一笔一画设计出来的钢琴,多次探讨修改出来的心血,终于凝结成精品———高端品牌“恺撒堡”更被列入2008-2009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并得到周广仁、刘诗昆、殷承宗等众多著名钢琴家的高度评价。
每每说到这里,托马都很自豪,因为恺撒堡钢琴上,都会有一行字:“Designed by Mr Lothar Thomma(托马先生设计)”。
托马(Lothar Thomma)是一位来自德国的造琴大师,他也是世界上钢琴制造业里著名的大师之一。托马1958年在德国荣获钢琴制作大师证书,先后在德国数家知名钢琴公司从事钢琴制作、钢琴设计工作,并担任技术主管,曾在德国专门的钢琴研究机构从事钢琴制造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珠江钢琴集团聘请托马先生为高级技术顾问,研发高级钢琴,并负责培育珠江钢琴设计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