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莫斯科地铁也是博物馆 老街随处是文化

2011年11月03日 09:56 来源:吉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莫斯科地铁也是博物馆老街随处是文化
教堂圆葱头顶有特殊的意义
“地下艺术殿堂”的美誉绝非徒有虚名
街头作画的艺人是阿尔巴特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品味莫斯科

  焦淑满撰文/摄影

  秋日的莫斯科很美,犹如俄罗斯巡回画派笔下的油画:金色的夕阳余晖作背景,大片的白桦林、红色的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式建筑的尖顶及东正教大教堂的洋葱顶夹杂在一起。在蓝天白云绿草地的映衬下,似乎每处景象都在低声吟唱。它们在唱些什么?你不禁会为此而心驰神往。

  对莫斯科的向往,也许源于那首动听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美妙的音符在莫斯科的夜空闪烁,莫斯科人的矜持给这座城市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美。

  森林中的城市

  飞临莫斯科上空,代表团的成员都为机窗外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而惊喜。茂密的森林,广阔的湖面,葱茏的山丘,拥抱着这座城市。足迹所至,亲身感受到莫斯科是一座“森林城市”。莫斯科位于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之间,城区散布在7个山丘上。目前,每人平均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33%,有11片自然森林,近100座占地约2000公顷的风格各异的公园、800多个街心花园。

  在列宁山上远眺,莫斯科城的主色调是绿色。最为常见的绿化树种是椴树、白桦、欧洲赤松、橡树等非常普通的乡土树种。高大的乔木构成了城市绿色的主体,整个城市掩映在树木之中。

  莫斯科城市森林空间的均匀分布,为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保证。由于城市绿化工作进展迅速,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又有了栖身之地。在莫斯科,飞鸟成群,和平鸽比比皆是。可以想见,这些大自然的贵客光顾这座城市十分频繁。

  俄罗斯对城市森林的管理近乎自然,极少人为雕琢。管理人员主要的职责是对靠近路边的地带进行低强度的修剪和管护,他们把落叶扫进林地,使树木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一位俄罗斯朋友告诉我们,“莫斯科”来源于卡巴尔达语,意为“密林”,古代莫斯科河岸原是茂密的树林,近代莫斯科曾经缺少绿色,一度被称为“沙漠城市”。十月革命胜利后,该市加强绿化工作,即使在饥寒交迫的1918年,列宁仍下令严禁滥砍盗伐,市区的空地都种上树木花草,长期的科学绿化,使今天的莫斯科重返森林怀抱。

  据悉,到2020年前,莫斯科自然区,即自然综合体和备用自然区的绿化面积将达到城市总面积的40%。大型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公用绿化面积将不低于10%。莫斯科的冬季很快就要到来,但莫斯科人并没有因为冬季漫长而放弃栽种树木。他们知道,绿色永远是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雪去春来,烈日下、寒风里,唯有绿色能让人心怡神爽,把人引向希望与生机。

  城市地标

  莫斯科像极了北京,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就像紫禁城和天安门广场一样不能不去。在俄语中,“红色的”含有“美丽”之意,“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

  我们走进慕名已久的莫斯科红场。红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是莫斯科的著名广场,也是莫斯科的象征之一,17世纪中叶起称“红场”。俄语的“红”有“美丽”之意,故“红场”亦即“美丽的广场”。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成为首都,红场成为前苏联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在漫长的岁月里,红场虽经过多次改建和修建,但它仍保持原样,当年由条石铺就的地面,青光发亮,周围衬以古老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群,显得古朴、庄严、整洁。

  这个烙刻有历史沧桑与兴盛的广场,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意味着太多民族的执著。在夜晚,红场依然恢宏壮丽。

  红场南边不远处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结构和色彩都很惊艳,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色彩鲜亮不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周围,再配上9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就像童话世界里总会出现的场景。从这里一路散步就能走到莫斯科河。红场的北面也是地标性建筑——历史博物馆,红砖白顶,煞是好看。到红场就顺道去不远处的古姆百货商场转一圈吧,这间“全球十大高端百货”可是在斯大林时代就修建的,但内部装修却是极其现代豪华。

  在克里姆林宫附近,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追逐嬉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退到一片草地边缘,追逐的男孩马上向他大喊一声:“当心!”这个男孩停住了脚步,原来,再后退一步,就进入草坪了。孩子们呵护绿色的意识可见一斑。

  在莫斯科城市绿化区域,几乎看不到隔离的栅栏和围墙,也没有提示人们注意的诸如“请脚下留情”、“请不要踩踏花草”、“宠物不得入内”的警示牌,更没有见到有人靠着大树、甚至爬上树去留影或玩耍。他们爱惜绿色,就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城市绿地,行人总是远远地观赏,沿着规定的路线行走,处处小心维护。绿色,在他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神圣。

  地下宫殿

  除了红场和克里姆林宫,要想感受莫斯科的艺术氛围最直接、最畅快的就是莫斯科的地铁了。不仅因为莫斯科的地铁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交通系统,还因为这座1935年开始使用的地铁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有“艺术范”。

  我几乎不想用“地铁”这个称呼来说明这些地方,它真的是一座座的艺术宫殿。到莫斯科旅游,即使你哪也不去,只在深深的“地下宫殿”里一个站一个站地走一遍,也已经不枉此行了。

  莫斯科的地铁本身就是一座“地铁集大成”的博物馆,而俄罗斯人的艺术细胞丰富得很,更是将地铁打造成为“巨著”,成为最长的艺术博物馆。据说,初建地铁时前苏联领导人的口号是——最好,最美,不要考虑钱。于是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各种石材无所不用其极,精雕细琢出各种浮雕、雕刻,在各种别致、豪华灯饰的装点下,每个地铁站点都好似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

  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是地铁艺术的表现主题,走在这些宫殿,仿佛身临其境。你走在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似乎还能听到1941年11月6日斯大林在十月革命胜利庆祝

  大会的号召和预言: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这声音似乎还在地铁站的上空回荡。但基洛夫半身雕像后是不是有一扇秘密门道,可以直通到从前斯大林位于防空指挥部的办公室?我们不知道,如果这条秘密通道连我都知道了,当年德国人怎么用了那么多年时间都攻不进克里姆林宫?在革命广场站,那80多座青铜人物雕像神态,让你感觉1917年十月革命的那声炮响马上就在自己身边炸开,以至感到自己很快就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我知道,俄罗斯人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十月革命对俄罗斯、对全世界人民的历史意义了。

  用“星罗棋布”这个成语来形容莫斯科地铁,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很贴切。在浪潮般的乘客中,几层楼地铁站,好几路线的地铁,没法用语言交流,找不到出口进口,迷路后可能就只能在地铁下流浪。因此,问路也成了莫斯科行的一段经历。

  从莫斯科地铁,可以看出斯大林是伟大的。一方面,他以此向全世界显示了共产主义在机械工程方面的成就与实力,它

  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快速运送城市的工人,还将它用作防空壕,这就是车站都建得特别深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也以此向全世界的人展示了俄罗斯人的艺术水平与才能,这不是人人都能学习到的。

  老街文化

  阿尔巴特街位于莫斯科的中心地带,紧邻莫斯科河,有着500多年的历史。一大批俄国历史文化名人,如文学家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美术家萨弗拉索夫、博列诺夫,音乐家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关于阿尔巴特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其俄语的发音意思是“板儿车”,据说早期这里有许多阿拉伯人用板儿车来拉货;二是出自阿拉伯语,意思是“近邻”。无论如何,好像都与阿拉伯人有关。阿尔巴特街分老街和新街两部分,著名的是老阿尔巴特街,也是游人必到的地方。

  老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走在街上,浓郁的俄罗斯民间艺术氛围迎面扑来。阿尔巴特街曾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阿尔巴特街的小店铺一家挨一家,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如暖和的护耳皮帽,精心编制的大草鞋,琳琅满目的耳环、坠子,各种古怪的护身符,别致的小包,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衫,年代久远的宣传画,伪造的证件、古董、雕塑,绘有俄罗斯历届领导人形象的玩偶套人……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街,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其实已经堕落成为一个商业气息很浓厚的珠宝、礼品、艺术品一条街了。当然,在不绝于耳的卖艺者的音乐声中,在不时看到的有着不凡功力的自由画家们的现场作画中,在偶尔遇到的名人纪念碑、纪念牌及雕塑上,我们还是看到了那个被称作“文化”的影子。

  城市的力量

  品味莫斯科,你会感受到,原来,行走在历史和艺术中间,人是渺小的。莫斯科城,一面是历史,一面是艺术,究竟哪一面是历史?哪一面是艺术?谁能分得清楚?

  或许应该这样说,历史在艺术中绚烂绽放,艺术因历史而愈久弥香。这就是,文化之于一座城市的力量。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