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京剧《将军道》将于11月5日在中华剧场演出。这也是赴武汉参加中国京剧节前的最后一次演出。导演杨小青再次来到沈阳,与主创人员一道细排作品。
现场 导演合光一丝不苟
杨小青导演11月1日晚到沈,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中华剧场指导排练。11月2日记者在中华剧场现场目睹了杨小青导演的工作状态。
上午11时,排练进入到第二场的合光阶段。有一个桥段是秦王进入梦境,为了营造梦境气氛,杨小青指导舞美师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调整,舞台的光忽明忽暗。坐在观众席上,观众意识会跟随舞台灯光的变化,一点点走进秦王的梦境。
11时40分,演员的盒饭送到了。杨小青指示:一部分演员可以抓紧时间吃饭,但她自己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扮演秦王的张红伟按照导演的指示走位,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杨小青则不停地喊着:“追光跟得紧点,背景光再暗一些……”
12时15分,导演杨小青还在工作着。后来,在沈阳京剧院副院长王均海的再三提醒下,杨导才想到了吃饭时间。在去吃饭的路上,杨导还不忘记传达:下午13时接着排练。
呈现 追求符合现代审美
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将军道》讲述了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领兵伐楚的故事。所有看过这部戏的人都感慨:“这是个好看的大戏。”
观众称赞的好看,归功于导演的艺术追求。导演杨小青说,创新是她执导京剧《将军道》过程中始终追求的一个目标。导演的创新意识,让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京剧。“在音乐创作和舞美设计上,都注入了新的元素。这样的尝试,就是想在继承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特定的样式,再构建一个新的审美系统。”
正是杨小青这样的艺术追求,才有了舞台的全新呈现——秦军“兵马俑”式的造型,舞台上秦军通过肢体语言丰富了戏曲的表达。全剧尾声,借鉴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让不同心境的君臣在同一个空间里得到展现。而更让观众津津乐道的是全剧结尾——大将军面对秦王苦苦挽留,一句“饮已熟了”表现了大将军真实的内心世界,有写意之美。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秘书长王蕴明说:“看了《将军道》很高兴,有戏剧性也有观赏性。这样的题材既反映了历史也有现实意义。”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王安奎说:“看了《将军道》的首场演出满足了我们的期待,很大气,很有史诗感。”
访谈 对京剧轻言颠覆
对杨小青导演的访谈就是在剧场观众席进行的。此次访谈的焦点还是京剧的创新。
记者:《将军道》中充满着全新的表现和创新意识,为什么执意要创新?
杨小青:戏曲事业的核心就是传承和创新。给戏曲现代审美,让戏曲表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让戏曲表现更具张力,更具表现力也是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所决定的。
记者:京剧创新会不会淡化程式化的东西呢?
杨小青:不会。程式是京剧的灵魂,没有程式就不是京剧了。我们的创新是在尊重京剧本体的基础上调动所有的艺术手段,让舞台人物更有生命力,更有真实感。
记者: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很多颠覆性作品,你怎么评价这些作品?
杨小青:不知道你具体说的是哪一部作品,没法评价。但对于京剧而言,在还没有认识它之前,轻言颠覆。我们对京剧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和敬畏。记者 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