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剪纸:
南国一剪天地灿
舒惠芳 文/图
剪纸艺术在全国多地可见,其中佛山剪纸自古就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创造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多项不可替代的巅峰。铜凿剪纸、铜写剪纸、铜衬剪纸为佛山独有,它地皆无。佛山剪纸反映当代生活题材的最多,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艺术上,佛山剪纸构图严谨、剔透雅致、金碧辉煌、装饰性强,既纤巧秀逸,又浑厚苍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2007年,佛山剪纸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山剪纸几度沉浮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它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宋元时期的佛山剪纸已成行成市,能够大批量生产。到了明代,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诸国。佛山剪纸的繁荣也与古代佛山对信仰民俗艺术品的需求分不开。如清代佛山作为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名镇,集佛、道各教于一地,各种迎神赛会、祭祀、礼佛道场几乎天天都有,大量需要剪纸制品,佛山剪纸便成行成市地生产售卖。
新中国成立后,佛山剪纸在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经历了三次变迁,出现了三个黄金时期。
建国初,佛山适时成立民间艺术研究社,创作设计了一大批用于民间家庭装饰和节日装饰的剪纸,佛山剪纸以其实用性和装饰性风靡一时。到上世纪60年代,佛山剪纸一跃成为国内剪纸手工业的龙头和重要基地,在规模、表现形式、技术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和创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该社通过制作剪纸畅销,研究社用剪纸盈利,盖起了办公和展销大楼,有剪纸“剪”出一座楼的美誉。此为其第一个黄金时期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剪纸。“文革”中,佛山剪刀虽然也被当作″四旧″受到冲击,但并未停顿,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生活题材的剪纸仍在创作中。改革开放后,佛山剪纸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剪纸作品,在我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重新焕发生机。此为第二个黄金时期。
上世纪90年代,佛山剪纸一度受到市场经济冲击,进入新世纪后,佛山剪纸通过不断创新,又重新得到市场的认可,特别是在近几年申报非遗成功的过程中,佛山剪纸再次受到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青睐。也许这应算作其第三个黄金时期。
佛山剪纸的民俗色彩
佛山剪纸除具有北方剪纸的共同特点外,还施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使佛山剪纸更加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形成了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和铜凿剪纸四大品种。佛山剪纸的表现手法主要分剪和刻两种工艺。
早在明代,佛山剪纸便大量远销南洋各地,如只用剪刀来铰,一次三张五张,根本就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改用小刀刻一次便可刻20至30张,粗线条的可刻到50张,这样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当代佛山剪纸的艺人们沿用的主要是刀刻工艺。艺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磨制一二十把不同形状大小的刻刀,剪纸时根据画幅工艺难度,将二三十张纸装订成册,然后按照覆在上面的图稿精心雕刻。因此,佛山剪纸工具主要是刻刀。
佛山剪纸的图画有线的表现与面块的表现,即民间所说的阴刻与阳刻,从艺术效果来看,大块黑白的对比确实使主题突出、醒目、响亮。细细的线条,高难度的技艺,唯有小刻刀才能胜任,这些细密的图案,玲珑剔透,精致而合理的线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佛山剪纸历来除部分用作装饰欣赏之外,历史上大量都用于民俗上,如门笺剪纸除具有节日喜庆的装饰效果外,还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烧祭剪纸是在拜神时烧祭的。有钱的大户人家可以雕造木人木马陪葬,处于底层的老百姓只能烧些纸人纸马拜祭了。如贵人纸马、四方贵人等,都是烧祭剪纸。
消逝的铜凿剪纸
佛山剪纸的最具特色的种类是铜写、铜衬和铜凿,为其他剪纸产地所鲜见。
金银铜锡箔金属制箔业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艺。始于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的产品主要是制作金花的厚片铜箔,因是在铜箔上凿花,故称铜凿金花。佛山剪纸巧借佛山的金属制箔业传统工艺和铜凿金花民间手工艺,采用铜衬料,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出画面线条、骨架,然后根据制作设计需要,在背面衬上色纸,成为精美的铜衬料剪纸。人们称佛山剪纸为金碧辉煌,指的就是铜写剪纸、铜衬剪纸和铜凿剪纸。
铜写剪纸是绘画与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先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出画面的外轮廓,然后用胶水调粉彩,绘画画面。
铜衬剪纸的衬色以橙红、粉红、槐黄、芥黄、紫、深绿和浅蓝为主,画面鲜艳调和。铜凿料与铜写料大致相同,画面或人物轮廓是用特制的凿子,凿成一点点凸出的珠子般的线条,空间不需刻通,而是以粉彩绘画成金辉灿烂、色彩斑斓的画面。
据笔者所见,铜凿剪纸是佛山独有的,它使用的材料不是纸,而是铜箔。在艺术表现上,它完全抛弃了剪刀和刻刀的概念与表现手法,只用圆珠小凿(珠刀)来完成。
如今,制作佛山铜凿剪纸的铜箔已无人生产,铜凿剪纸也已停止生产。铜衬剪纸是用铜片刻剪纸,用彩纸贴在背面,这种剪纸的生产同样面临着危机,民间艺术社仅剩有少量铜片可维持少量生产,仅有少数老艺人在生产这种铜片,其技艺后继乏人,佛山剪纸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非遗,就是指这种已经消逝或正在消失的铜凿剪纸和铜衬剪纸。
(作者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