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朝柱创作《辛亥革命》“写花了一头黑发”

2011年11月07日 18:3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写花一头黑发”的精神令人起敬

  ——王朝柱创作《辛亥革命》的启示

  “做了7年的准备”、“写花了一头黑发,写掉了一腔的白牙”、“甚至因感觉到历史细节和线索难于捕捉而痛哭”……在近日举办的某电影剧本研讨会上,评论家仲呈祥讲述了著名编剧王朝柱创作《辛亥革命》的经历。一系列蒙太奇式的细节,像久远的记忆再度归来,诠释了深度体验、深度创作的真诚与感人,锋芒直指当下的某些浮躁创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创作惊人“神速”。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国内电视剧生产已达1.5万集,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2万集,即每天超过60集、时长超过2700分钟。一个足以让人亢奋的数据,但在数量的背后,毋庸讳言一些作品也存在着种种症候:历史剧漏洞百出,家庭伦理剧充斥无休止的争吵,偶像剧、爱情剧唯“情”至上,毫无生活可言。只有20%的播出率,再次向此类创作敲响了警钟。虽非主流,却不容忽视。为何?于产业则浪费资源,摧毁规范,阻碍成熟;于文艺则扰乱思想,混淆真实,培育浮躁,钝化审美,对现实视而不见。

  曾几何时,“创作”让我们敬畏。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为写《创业史》蹲点农村,路遥为《平凡的世界》深入煤矿。一盏灯,一扇窗,一城灯火,一个带有经典性的文化耕耘场景,那种“甘守寂寞”“坚信大道如砥”的情怀让人感动。实际上,它也承载、构筑并维系了人们对文化的普遍信念。也正因这种信念,我们能够抚平伤痛,在生活与历史的沧桑面容上看到真善美,正面价值得以张扬,文化得以延续。

  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场景正被各种乱象消解。一个宾馆,一帮创作团队,烟雾缭绕,彻夜长聊。戏不够,情来凑;忙不够,找“枪手”;聊出来的人物,凑出来的情节,对白更是严重注水。很难想象,目前国内的许多影视剧本就这样匆匆出炉。当“写手”和“枪手”替代了对创作的敬畏与坚守,文化担当被放弃或驱离;作坊式的剧本流水作业,分包、代工、粗制滥造,正把严肃的创作变成一场众声喧哗的工业化闹剧。没有了深度体验,深度创作也被自动放逐。更坏的是,它在制造审美疲劳的同时,也肆意开发污染环境般淹没、减损了文化的吸引力。

  在资本的裹挟之下,有的创作越来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创作者更养成了“游资性格”,丧失了脊梁,放弃了立场,封闭了个性,消耗了才华,最终沦为资本的奴隶。殊不知,资本有其选择性,文化却始终延续。退而言之,倘若作品不再感人,产业乱象丛生,寄生资本的浮躁创作也必不久矣。由此看来,回归生活、重接地气不仅是作品“行之久远”之必然,同时更是对产业环境、文化持续发展之拯救。

  “做了7年的准备”、“写花了一头黑发,写掉了一腔的白牙”的创作让人感动。我们看到了一种对文化的敬畏。它不仅是对生活、对历史之尊重,对创作者来说,它还是一种情怀。惟其有了情怀,方能有所担当,方能淡泊沉心、埋首深潜,方能深入到生活最动人的细部,去体验历史之现场、触摸人文之脉动;然后对生活有感触、对社会有洞见,发硎见锋,神思韵流,创作出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情感的持续在场,造就了作品的真挚感人。某种意义上,王朝柱创作《辛亥革命》的经历,恰指出了浮躁氛围下创作的一条自救之路。

  幸运的是,这样的深入体验、深度创作正被一些有良知、有担当的创作者所践行。最近诞生的长篇纪实小说《新生代农民工》,倾注了作家黄传会21年的漫长坚守,让被某些创作无视的弱势群体的生活全面、生动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这无疑给那些以各种借口推卸责任的创作以重重一击,同时也让我们再次坚定了对“创作”一词的信念。作者:关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