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文青的普青不是好二青
各种青年范儿,总有一款适合你
实习生 高珮莙
普通青年用iPhone,文艺青年用索尼爱立信,技术青年用黑莓,富二代青年用Vertu,白领青年用HTC,二逼青年用三星,外来工青年用摩托罗拉,农民青年用诺基亚。看到这段话,你是不是也情不自禁拿出手机来对号入座,然后为自己的角色感到忍俊不禁?
这个段子来自最近新一波网络狂欢。10月24日,网友“大仙”在豆瓣网发起“普通青年VS文艺青年VS二逼青年(注:网络语言,对有点呆傻、缺心眼的人的戏称)”的活动,短短几天吸引了十几万人参与,并成为开心网、人人网和各网站微博等社交网络的热议话题。网友们用五花八门的对比图和段子诠释着当下青年们在生活中的典型区别。
生活中,这些创意十足的奇思妙想几乎无处不在:普通青年用杯子喝水,文艺青年用小碟,二逼青年则抱着暖壶直接灌下去;普通青年用阿迪达斯的香水,文艺青年用CK,二逼青年则用六神花露水。网友们不惜自毁形象拍摄了略带夸张的三种青年对比图:文艺青年翘着兰花指,一副清高淡然的样子,而二逼青年总是极尽扭曲之能事;至于文字版,更是尽展文艺青年的浪漫情怀,二逼青年的直白坦荡。
从动物到动漫,从网游到电视剧,从名人到时事,任何领域都可以用这三种姿态生动地演绎出不同的特质。只有想不到,没有什么不能用“普文二”三分法来归类。难怪天津网友“兔子抽”感慨道:“自从有了这个活动,看什么都自动分类的有木有!”
三种青年都有各自的拥趸者。普通青年是正常、低调的代名词。文艺青年都是“小”字辈儿:小资、小众、小清新,而在另一些人眼里,这个群体有点“装腔”、“拿范儿”,最明显的特点是“不靠谱”。二逼青年往往有种不合时宜的耿直或迷糊,却有很多人喜爱“犯二”所表现出来的真实和特立独行。
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普文二”活动里,大家都心安理得地对号入座,似乎并没有将中性、褒义、贬义的内涵赋予这三个词。
很少有人准确地将某个标签贴到自己身上,而是选择发掘自己身上具有的类似特性。在陌生人面前礼貌规矩,是一个普通青年;在亲密的朋友面前有点肆无忌惮,像个二逼青年;而当一个人独处时,难免会细腻敏锐,多愁善感,有点文艺青年的感觉——这是大多数青年的切身感受。
“每个人都有普文二的瞬间,每个人都是普文二三青一体。”网友“春风春雨有时好”如是说。“一天之内,可以普通,可以文艺,更可以二”成为青年理想中自由的、随心所欲的状态。
好玩、流行,是“普文二”青年三分法受热捧的原因之一。人大学生张晓琳觉得这只是对一种观念产生审美疲劳之后,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新说法,“生活需要新鲜和变化,大家只是觉得有趣,没有人会因此去做一个‘文青’或者‘二青’。”
商业领域也在争先恐后借力这场大讨论。“文艺青年首选:最具个性高清投影机导购”,“普通青年VS文艺青年VS二逼青年,联想Z流行全Hold住”,“中建麓山和苑: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买房心理学”……电子产品、婚纱照、手机杂志、网购平台,各种商家纷纷借助这一轮话题大肆推销。
除了赶潮流、跟风,压力过大是青年关注这个活动的一个心理因素。
“三种青年就好像三个自我。”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专职咨询师侯瑞鹤老师认为,“普通青年更多地表现屈从于大众规则的社会自我,二逼青年则在压力之下采取一种过度补偿的方式反抗规则,直白天真,没心没肺。文艺青年在社会自我和个人自我之间求得一种平衡,但多少有点回避压力的意味。”
纠结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常态,而这种纠结,往往源于对自我定位的迷茫和自我价值的怀疑,是一种“身份的焦虑”。有人说,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都是文艺青年,这是文化单一年代的一种自我认同。而在当今多元的文化冲击中,年轻人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却在内心的追求和权威的掌控之间陷入困惑,找不到自我的定位。
对于那些自我接纳度不够高的人来说,在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这样的身份标签之下对号入座,无疑能够获得一种来自群体的认同感,归属于某个群体也是心理上的慰藉。参与活动本身就有一种“寻找同类”的快乐。
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震看来,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底层青年人的文化诉求却始终与主流文化或者官方文化存在明显的距离,因而部分地丧失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这场有关三种青年的命名活动所体现的标新立异和对自我表达的关注,是青年缓解压力和力图获得社会聚焦的重要手段。
网络上类似的流行语其实并不少见。从“凡客体”、“咆哮体”到“蓝精灵体”,从“‘特别能吃苦’我只能做到前四个字”到“做个吃货,做个傻逼”,再到最近流行的“普文二”体,各领风骚十几天,风靡一时然后又销声匿迹。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用风趣戏谑,表达着相似的牢骚。
有专家对这种情绪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种消解压力的方式无法带来积极的构建,可能导致空虚感和失落感的产生,弱化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肖北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种把青年划分成几种的做法是恶搞行为,有些故弄玄虚,无病呻吟,反映了网络上部分人的轻浮和无聊,可能引发网络文化的误读误导。
不过,侯瑞鹤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现实的原因,很难去用好与不好去评价它,更不可能用一种臆想中的更好的方式去引导它,改造它。”侯瑞鹤认为,社会应该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种看起来似乎有些消极的宣泄方式。“一个人有自己成长和融入社会的方式,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曲折,有受伤,这种经历必须自己去感受。”就像一位网友所说的:也曾经在思想上有过那么一点点叛逆,甚至尝试过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换专业,跳槽,搞网恋,但人间正道是沧桑,折腾过后,最终还是做回规规矩矩、朝九晚五的普通青年。
更何况,以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方式去宣泄情绪,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无聊和幼稚。自嘲和幽默,在心理学上是非常成熟、高级的防御方式。“生活已经够苦了,来点笑话调剂一下挺好的。”侯瑞鹤老师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