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书店,敢问路在何方?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
上周,深圳最热的文化事件之一,可能要数深圳书友创办行为艺术展“三十天就倒闭”书店。这个书店试图用行为艺术的方式,反思民营书店的生存状态。
然而就在“三十天就倒闭”书店开张第6天,即10月29日,媒体爆出中国最大民营书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让民营书店的经营前景蒙上更加浓重的阴影。在过去四年中,全国有上万家民营书店倒闭,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作为一种文化在城市中式微。
紧接着,10月31日,家电经销商苏宁在雄厚资本的支持下,高调涉水图书销售,与当当网和京东商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民营书店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三十天就倒闭”开张:深圳读者思考书店未来
为了让更多人反思这些问题,“三十天就倒闭”书店每天邀请一位爱书人担任店长来打点书店日常经营,并每天在小黑板上提出一个问题与读者交流探讨,比如“非盈利民间组织如何盈利”、“书店之美好”、“微博时代的阅读”等。这些店长有白领、学生、媒体记者、作家和曾经开过书店的过来人。
“从这么多场大大小小沙龙举办情况来看,参与者对民营书店的生存危机和未来,都有各自的思考,当然这里会因为各人不同的年纪、阅历和视野,提出的观点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理性有的随意,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开始关注这个现象,开始愿意思考,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坚果说。
“光合作用”书店倒闭:全国媒体惊呼“冬天来了”
如果说,深圳“三十天就倒闭”书店仅仅是促使读者思考民营书店生存之困的话,那么,中国最大民营书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则让全国民营书店打了个冷颤,不少媒体甚至用上了“最冷的冬天来了”这样的新闻标题。
采访中,“蜗居”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与木书店”负责人阿木给记者罗列了一组“冰冷”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关于国内的情况:仅2007年到2009年,中国民营实体书店就减少了10000家。而过去10年里,中国有近5成的民营书店倒闭。同时,与有特色的民营实体书店一起“陨落”的还有实力较强的大众实体民营书店。人民出版社、新华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和杭州谛都置业共同投资创办的“人民书店”,曾经寄希望于连锁直营专卖体系,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与新华书店一争高下,然而从它2009年开业,到如今仅两年时间,便退出了市场。
第二组数据,是关于国外的情况:今年7月22日起,曾是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连锁店的Borders开始关闭旗下399家店面;同时,美国最大书商之一的巴诺书店的华尔街股票迅速贬值;国著名的水石书店也宣布2010年利润同比下滑70%。
原因何在:成本压力和网购冲击
民营书店纷纷倒下,原因何在?采访获悉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成本压力、受网络书店冲击。
成本压力,正如“光合作用”书店创始人孙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书店的房租、水电等成本急剧上涨,销售却连续4年下滑,导致书店的资金问题突出,拖欠了诸多供应商的款项。
网络冲击,更容易理解。根据《2010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图书音像制品消费火爆,占网购市场消费总量排名的第三位,购买用户占全部用户的比例达31.4%,这意味着,每10个网购用户中有3人会购买图书音像制品。
苏宁易购加入网上卖书:能否赚钱还需要实践来证明
10月31日,苏宁电器旗下的电子商务渠道苏宁易购正式上线图书频道,除了家电产品之外开卖图书,并且在前三天抛出“0元售书72小时”的促销方式。这种被媒体称为“自杀式”的促销计划,无疑是要给竞争对手来个“下马威”。
记者登录苏宁易购图书频道了解到,在10月31日到11月2日期间,只要顾客在苏宁易购买300元的图书,苏宁易购将返给300元现金抵用券,顾客可以用来在苏宁易购上购买任何品类的商品,且无消费限制。
对于新对手苏宁易购的入局,竞争对手当当网、京东商城出重拳回应。京东商城进行了持续27天的连发式促销,其方式主要包括低折扣、独家专场、送精券、满额立减等。除了以上几家网站设有图书频道之外,最近凡客诚品也开始借《乔布斯传》试水卖书。
如何看待众多电子商务争相低价卖书?业内人士认为,图书在互联网上是一种很成熟的产品,可以分摊企业的运营成本,虽然目前有不少以消费类电子产品起家的交易平台开始卖书,但这只不过是平台商对于商品种类的扩充;在运营过程当中没有渠道优势的网商,在采购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拿到非常有竞争力的折扣,所以真正的运营成果还需要实践来证明。
敢问路在何方:把握读者的阅读和消费心理
怎么办?路在何方?就在“光合作用”书店倒下之后,即10月31日,北京几个爱书者在微博上发起“光合再生计划”,提供了一个拯救方案:将书店向俱乐部形式转变,募集股东,每人承担一部分费用,募集100人。——类似这样的“救救书店”、“减免税收”等呼声在爱书人与从业者中间愈加强烈。
11月4日晚上,一场“不跟书店说再见”的沙龙在“三十天就倒闭”书店开展。深圳不少文化名人探讨“路在何方”。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韩望喜说,看到书店纷纷倒闭的消息,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毫无疑问,书店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建议政府把书店看做文化事业,给予必要的扶持、补贴,让书店留下来。
手造艺术网创始人、菡艺轩轩主谭肇国,则以台湾诚品书店的例子谈到民营书店的经营。他说,同为民营书店,台湾诚品书店就以成功者的姿态进入了大陆,这或能给大陆民营书店经营者带来一些启示。想要做好书店,应该要对新一代读者的阅读和消费心理有准确的掌握,对书店的个性化要有独特审美。我们很多民营书店虽然也通过营造书店的人文环境、文化气息来吸引读者,比如定期举办讲座、文化沙龙,但这样做总还是局限在小圈子范围内,无法让民营书店成为大众的选择。
记者观察
别让这道风景消失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
去北京看“万圣”,去南京找“先锋”,去上海看“季风”,去杭州找“枫林晚”,去广州看“学而优”,去台北逛“诚品”……一个好的书店,她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是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气质体现。一个好的书店,她不仅是买书的场所,也是市民放松身心、呼吸自由的空间。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美好的风景,似乎正在悄悄地消失。
毫无疑问,书店本身也是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就理应获得扶持和帮助。尤其是在书店业整个行业面临冲击,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为何在欧美及澳大利亚,人们仍能在闹市区看到很多实体书店?一方面,这些国家对实体书店这类微利企业的税负极低,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而瑞士、意大利税率也只有2%。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是该出手保护书店的时候了。别让书店这道风景消失。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保护实体书店,保护的不只是一道文化景观,其实也是文化的尊严。
相关链接
纽约人如何救书店?
租金减免让书店走出困境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家位于纽约东村的圣马克书店(St. Mark's Bookshop)日前获得了房东减免租金的优惠,缓解了其面临倒闭的危机。这家多年来被财政问题所困扰的书店,也得到不少所在地区人们的大力支援。
数月前,圣马克书店的店主认为自己的书店可能将与大多数实体书店一样难逃倒闭的命运。店主表示,除非他们的房东库珀联合学院(Cooper Union)减租,否则书店将会被迫“关门”。两周前,书店店主鲍勃·康腾(Bob Contant)、泰瑞·麦科(Terry McCoy)与库珀联合学院官员会面之后,并不期待两者之间会达成任何协议。“我本以为这件事情不会有任何的回转余地。”康腾说。
直至上周二,事情有了转机。曼哈顿区长斯葛特·斯静格(Scott Stringer)与圣马克书店、库珀联合学院双方在区长办公室会面,并促成达成了一项协议。学院同意在一年内,将书店的店面租金从每月两万美元减至一万七千五百美元,以及免去书店七千美元的债务。同时,学院的学生也将协助修改书店的商业计划。
此前,圣马克书店店主表示他们需要每月少缴五千美元的租金才能够维持经营。“我尝试能够做到折中。”斯静格区长表示。斯静格说,自己对此次事件的介入是因为这家于1977年开始营业的圣马克书店是所在地区文化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当一家独立书店‘消失’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也随之消失了。在我生活的纽约上西区,当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倒闭的时候,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已经失去了一些什么,而这些所失去的是再也找不回来的。”
库珀联合学院自身同样也面临着财政问题。这所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奖学金的学院,在上周一发表声明称将可能开始对学生收取学费。库珀联合学院校长詹姆谢·巴洛加(Jamshed Bharucha)表示,尽管学校自己也面临问题,但仍然认为对书店提供帮助是很重要的,因为书店对社区的意义重大。“我们提供这样的援助,关键是要让书店能够提出一个可行的、可持续的商业计划,而不是依靠更多的补助。”巴洛加说。
过去几年,圣马克书店通过裁员、减薪来应对财政危机,但这远远不够弥补经济衰退以及电子书销量增加为书店带来的生意上的损失。据康腾表示,今年8月是他记忆中书店生意最差的一个月。但当公众了解到书店所面临的问题后,书店所在地区的人们以及机构都对此积极提供帮助。一个名为“库珀广场委员会”的组织发起了拯救书店的请愿,有四万人在请愿书上签下名字。麦科表示,书店生意在九月、十月都增长了25%,让他和康腾相信,如果租金能再减少一些,书店就能继续经营下去。
康腾表示,书店的财政仍旧脆弱,尤其因为目前销售水平的降低,书店并没有重新雇员的计划。“我们能获得这样巨大的支持真是不可思议,但没有人知道这项协议最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必须让人们认识到,书店暂时脱离了困境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情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康腾说。(廖露蕾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