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八旬老人安德荣:不懂乐谱随口能编民歌

2011年11月08日 16:28 来源:天山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八旬老人安德荣:不懂乐谱随口能编民歌
安德荣弹着心爱的曼达铃,脸上绽放出孩子似的笑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安德荣:八十余载民歌情

  天山网讯(记者燕玲摄影报道)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嘎尔图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真实的姓名——安德荣。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安德荣抱着心爱的宝贝——伴他一生的俄罗斯乐器曼达铃琴,弹奏着欢快的乐曲。安德荣走到哪儿,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曼达铃声就会响到哪儿,他积极乐观的心态、幽默风趣的话语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 

  10月30日,记者和从乌鲁木齐市来察布查尔县收集民歌的几位专家一起,来到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村安德荣家时,一位瘦小精干、眉眼嘴角总挂着微笑的老人迎出门来。如果不是县委宣传部的人介绍,我们根本想不到他是一位87岁的老人。

  “我的生活不能没有音乐。”这是老人的人生格言。安德荣从7岁开始学钢琴、唱民歌,13岁学会曼达铃琴,之后又练过口琴、小提琴、二胡、吉他,还有锡伯族乐器冬布尔。老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会多少种乐器,他说:“乐器都是相通的,学会了一种,其他的就不难。”这其中,老人最偏爱曼达铃琴,现在的这把琴还是托人从意大利购买的。

  在专家的要求下,安德荣弹起曼达铃,为我们唱民歌。他从锡伯族的《街道舞歌》一直唱到哈萨克族民歌,他的嗓音沙哑,风格诙谐,在座的人无不伸颈、凝神、微笑。

  安德荣把自己所想、所见、所闻、所感随口就可以编成曲子唱出来,别人点什么曲子,他立马就能弹唱。唱起各族民歌,汉族的抒情、锡伯族的舒畅、维吾尔族的热情、哈萨克族的奔放、柯尔克孜族的粗犷、俄罗斯族的欢快,无一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老人所在的爱新舍里镇,或是附近的几个村镇,都有老人众多的“粉丝”。一有空,他就手拿一把扎着一朵鲜红绸子花的曼达铃琴走入乡亲们中,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一群人围着他,听他讲故事,说笑话,唱曲子。老老少少围着他就像数九寒天围着一盆火,除了欢歌笑语,还是欢歌笑语。

  每逢谁家办红白喜事,生孩子请客,安德荣总是座上客。婚礼上,他就自编自弹自唱一曲《祝福歌》,祝福新人白头到老,不要忘了养育自己的老父老母;办丧事的,就唱一曲《孝敬歌》,告诉儿女人生在世一瞬间,父母辛苦一辈子,儿女要多孝顺,不要等到人已不在,再去哭哭啼啼;生孩子的,就唱一曲《育婴吟》,讲述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抚养儿女费尽心血、绞尽脑汁。

  安德荣还是一位秧歌牡丹的出色表演者,在表演中常扮演一些女性角色,他嗓音圆润、清脆,表演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苜蓿鸟躲在苜蓿草里,不肯离开家园……”这是一首表现锡伯族西迁前离别故土时的歌曲,哀婉的曲调,忧伤的心情。听着老人充满情感的弹唱,怎么也想不通他竟不识乐谱。

  安德荣出生在一个十分贫寒的农民家,只读过3年书。务过农,当过长工,离过婚,当过工人、教师,吃过“皇粮”,最后又鬼使神差转回到农村,一待就是一辈子。曲曲折折的人生,练就了安德荣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性格。虽然他只读过3年书,却能出口成章,满腹《孔子》、《四书》、《五经》,他不懂乐谱,却能张口成调,拨弦成曲。这都来源于他的长年刻苦自学和生活的积累。安德荣说:“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不懂成呆子。”

  安德荣非常爱劳动,他说“劳动就是快乐”。87岁的他还能穿针引线、踏缝纫机、干农活,动作麻利,从依拉齐牛录村到县城去玩他都是步行,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每次到霍城县走亲戚,他从不坐汽车,骑上自行车,赶100多公里的路,早晨出去晚上就能赶回来。

  “安德荣老先生,您好。暑假中,您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个冒昧地赶到您家中的北京人,我深深地为您豁达的心胸和幽默的性格所感染,也深深地感受到锡伯族同胞的深情厚谊……”这是中国音乐学院一名实习学生在2007年给安德荣写的一封信中的几句话。安德荣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民族,很多国内外友人慕名来到察布查尔县,都要去拜访这位快乐的老人,和他一起谈谈锡伯族,聊聊生活的乐趣,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弹琴,他们临走时总是恋恋不舍。

  “列宁说过,没有劳动的生活是盗窃的生活,我给加上一句,没有歌唱的生活是野蛮的生活。”说完这话,安德荣“嘎嘎嘎”地大笑起来。我们在他那肆无忌惮的笑声中,被一种简单的深刻所震动。劳动创造了人类,歌唱创造了文明。这就是人类的生活,也是民族文化滋生的土壤,它也正是我们体会民歌的出发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