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博会为中国创意搭秀台 拓产业发展新思路

2011年11月09日 13:4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李洋

  今晚,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即将隆重开幕。经过5年的培育,北京文博会已累计吸引225万人次参加,其中境外代表团252个,共有4067人次。前五届文博会累计达成投资项目及意向签约共1347个,涉及金额1777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项目206个,涉及金额270.9亿元。初冬的北京,燃烧着创意的激情,北京文博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创意展示T形秀台。

  拓产业发展新思路

  昨天,2011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会在798艺术区内隆重开幕。众多与会者将2011年称为“艺术授权元年”。该产业的井喷式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昂贵的艺术作品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的广阔“钱”景。而艺术授权概念在国内被广泛接受,离不开文博会强有力的助推。

  在2009年第四届文博会上,文博会组委会和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看准了“中国制造”欲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趋势,特地开设了“艺术授权交易与设计展览会”,第一次将艺术授权的概念广泛传播开来。此后不久,国内首个艺术授权专项基金——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专项基金正式成立,用于资助和扶持文化艺术授权市场的推广项目。去年的第五届文博会上,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再次亮相,现场便达成了3000多万元的签约合作项目。

  今年6月,文化部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艺术品授权和衍生品交易已达到了60亿元。

  除了艺术授权,版画逐渐被市场接受,也离不开文博会的推动。2006年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率先在文博会上演示了版画制作流程,展出版画成品。5年来,百雅轩的展出面积不断扩大,也让艺术品复制和鉴赏的常识逐渐普及开来。如今,在版画的拍卖市场上,很多作品已告别千元时代,有了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身价。

  搭文化市场新桥梁

  一份对25家即将在今年文博会上推介项目的台商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便是找到有效的沟通桥梁,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大陆市场来,用台商自己的话说,就是“寻找通路”。

  众所周知,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最具潜力的市场便是华文市场。大陆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台湾则擅长抓住这种需求开发产品。可两者的优势该如何结合?文博会提供了最好的沟通桥梁。

  早在2006年第一届文博会上,便有13家台湾文创企业参展。不过,它们当时还只能孤身挤在各个展馆中,难以形成合力。正是在那届展会上,市台办和文博会组委会发现了台商的困难,于是决定将这些企业集合起来。第二届文博会上,国展9号馆内首次有了台湾创意展馆。几年来,台湾文化创意主题馆的面积不断扩大,一直是人气最旺的地方。

  除了展览之外,2008年起,文博会还增设了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商机洽谈会。2008年,洽谈会签约额1200多万元人民币;2009年增加到2200万元人民币,去年则跃升至1.5亿元人民币。

  经过5年发展,文博会展览上的境外参展商从最初的23家增加到去年的182家,展览面积从1000平方米增加到了9000平方米,签约金额从最初的0.9亿元人民币跃升为158亿元人民币。

  集聚区提升新力量

  每年的文博会,竞争最激烈的展位便是国展2号馆至4号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展位。北京绝大多数区县都想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示各自集聚区的资源、优势、企业和产品。可以说,文创集聚区是北京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域;而每年文博会上的这些展示,都给集聚区的提升带来新的力量。

  “去年参加第五届文博会,对平谷的中国乐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中国乐谷成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就是在文博会现场发布出去的。”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充分的宣传推介下,今年,中国唱片总公司等7家文化企业已达成30多亿元的投资意向,决心落户乐谷。

  尝到甜头的又何止乐谷。第一届文博会上隆重推出的751时尚广场,现在已经成为聚集中国最顶尖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意园区;第三届文博会上推出的南锣鼓巷,如今不仅商户增加了近一倍,胡同商业业态也得到了极大丰富。

  今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又争相在文博会上发力。11个区县将设立自己的展区,推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中国(大兴)工业设计产业基地等项目。其中,规模最大的朝阳展区将集中推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广告产业园等五大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西城区将从演艺、设计、人文三个角度展示其丰厚的资源,东城区则将通过一个巨大的螺旋体“立体中轴线”,让产业分布格局一目了然。这些充满勃勃生机的集聚区,正期待着借助文博会的平台,吸引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制表/吴千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