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曾亲自为古北口镇取名 从蟠龙山长城下来便是古北口镇了。古北口镇既是中原地区通往北部蒙古的军事要塞和商贸边关,又是清代帝王去东北祭祖、狩猎、巡视、避暑的必经之处。据镇里的老人说,古北口镇古迹遍地,有“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之称。在古镇中行走,不时会逢到一座古庙,一座古桥、一眼古井,使人忘却了时间的存在。 我去古北口镇探访,当地的老人给我讲起了一个民间传说,古北口镇的名字为乾隆皇帝钦定。传说乾隆年间,乾隆帝去热河途中经过古北口镇,当时皇帝感叹于长城内外的美景,便问刘墉此地为何名。刘墉回答:“春秋时叫北口,北魏时叫出峡,唐时叫虎北口。”乾隆皇帝听后心中不悦,他想:我来来去去从此口过,怎能叫“虎北口”!于是派刘墉去查找此地有什么古迹,终于在城南门的门楣城砖上找到“古关”二字,又在北门的门楣城砖上找到“北口”二字。乾隆帝便将此地改作“古北口”,这个名字流传至今。虽然故事是个民间传说,我在镇里还真寻找到了古镇的南门遗址,镇南门为券门,现在已经半埋在地,不过在券门城砖上,“古关”二字清晰可见。 回到家后,我又查找到有关资料记载,古北口在唐代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长城关口而得名“北口”。唐朝在此设有北口守捉,屯兵驻守。守捉是唐代在边疆设兵戍守的军事区域名。当时幽州长城之外为奚族聚居区,所以古北口又称“奚关”。从五代起古北口镇已经被称为“古北口”或“虎北口”。 ■铮铮铁骨的杨令公,威镇边关的令公庙 古北口镇的一大特色就是庙多,有药王庙、财神庙、二郎庙等等,据当地人说古镇里的庙宇鼎盛时期多达一百多座。在这些庙里杨令公庙是最有特色,也是最能体现古北口镇曾为边关重镇的历史。 杨令公名杨业(又称杨继业),为北宋名将,被誉为“杨无敌”,史载其“军纪严明,屡建战功”,但在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二次征辽时,在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杨令公奉命掩护新收复的四州百姓迁入关内。不幸由于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的错误指挥,杨令公被迫孤军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奋力杀敌数百人,后因战马受重伤,无法前行被擒。被俘后,杨令公誓死不降,绝食而死。杨令公的事迹在当时广为传颂,而杨家也因一门五代,不分男女,皆为忠烈而成为世人的楷模,后经戏曲、小说的渲染,逐渐形成了“杨家将”的故事。 杨令公庙修在一座高高的台阶之上,所有来这里参拜的人都要仰视才能看到庙门。庙门两侧的墙壁上,写着八个醒目大字,西壁上是“威镇边关”,东壁上是“气壮山河”,令人肃然起敬。走进庙内,杨令公庙分前后两殿,前后都有东西配殿和禅房,前殿正殿是杨令公塑像,杨令公身披铠甲,头戴战盔,威风凛凛。杨令公塑像下有两个全身披挂的武士,一持长柄大刀,一捧兵书,肃立两旁。杨令公左右是其八个儿子的塑像,他们顶盔罩甲,神情严肃,似听从号令准备随时出征的样子。穿过前殿,就是后院,后院的殿堂上挂“巾帼英雄”四个金字匾额。殿内彩色泥塑均为身着战袍的杨门女将,后殿墙壁上绘制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壁画,表现出杨门女将的飒爽英姿。 我与看庙人攀谈得知,杨令公庙大约建于1025年,不过原庙在“文革”中被毁,现在我们所见的庙是1992年在原址上新建的。古北口的杨令公庙与山西代县杨家祠堂,是全国仅有的两座杨家将祠堂,而古北口镇杨令公庙内特有的杨门女将祠为全国独有。看庙人还说,每年阴历的九月十四是杨令公诞辰的日子,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上香,有本地的百姓,也有北京市、河北省乃至其他省市的人。古北口镇还举行庙会,有扭秧歌的秧歌队、卖土特产品的商贩,非常热闹。 不过据我所查找到的史料显示,虽然杨令公庙修建在古北口镇,但实际上杨令公生前并没有来过古北口。雍熙三年(986年),杨令公在与辽军激战中,被困在陈家谷口,杨令公当年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今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并不在古北口地区。杨令公庙修建在古北口镇的原因是,辽人敬佩杨令公忠勇,辽圣宗耶律隆绪敕令为杨令公立庙建祠,以激励将士向杨令公那样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资料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在古北口抗战中,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故事,当时日军在古北口长城与我国守军发生激战,有7名中国守军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孤身作战,在坚持打尽最后一颗子弹后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敬重7位勇士的忠勇,在古北口镇为他们修建了“七勇士墓”,现在“七勇士墓”还在古北口镇。 ■御道、古桥诉说经年往事 在杨令公庙前有一条很窄的通道就是古御道,历史上是去往承德、内蒙古、东北的必经之路,也是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道。据当地人说从建北齐长城的时候就有了这条道路。清代,皇帝从关外入住紫禁城,但是他们回东北祭祖,到关外狩猎,以及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路过古北口镇时都会走这条路线。古御道全长1500米,清代繁荣鼎盛时期,御道两侧商铺林立,“南聚源”、“北聚源”、“西聚源”等160多家商号汇聚于此。 从古御道往北行,有个岔路口,在路口有一座不起眼的井,就是著名的三眼井。据说这口井从不同的井眼里打出的水是不同的三种味道,我趴在井口向井里张望,还可以看到井水。 如果沿古御道再向北行,不远就会看到一座古桥,古桥是普通的石板桥,因为年代久远,桥栏已经风化得很严重了。坐在桥栏旁的老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这座桥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当年皇帝还从这里经过…… 走出古北口镇,正是夕阳西下,阳光给古镇染上了一层昏黄,古北口镇的探访告一段落,而古北口镇的故事还在继续。 ■文 王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