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早就走向世界了

2011年11月10日 17:11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早就走向世界了
杨柳青年画传人霍庆在十年成果展上展露彩绘技艺。 本报记者 左山摄
加拿大学者James.Flath与冯骥才合影。 段新培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0年前的一幅杨柳青木版年画从加拿大回到故乡,让冯骥才欣喜不已——

  “中国木版年画早就走向世界了”

  本报记者 高丽

  “硕果如花”十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开幕的第一天,记者见到冯骥才,他兴奋地向记者提起这样一件事:来津参加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James.Flath,带来了一幅80年前由一位加拿大人从中国买走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并且无偿赠送给了学院木版年画研究基地。历经80年,这幅杨柳青年画又回到自己的故乡,意外的收获令冯骥才欣喜不已。这幅画不仅彰显了年画的历史研究价值,更饱含外国学者对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份热衷与投入。

  一天过后,在冯骥才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来自英国欧洲木版年画基金会的学者Christer.Von,他是第一次来到天津参加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他希望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对木版年画的研究理论成果与冯骥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Christer.Von对记者说,他是一位热衷于中国木版年画的收藏者,作为欧洲木版年画基金会的成员,他目前收集了大量的中国木版年画。“欧洲木版年画基金会从20世纪30年代到2010年,共收集了6000余幅木版年画,其中1200幅明清时期的年画,包括门神画、年画和其他民间画。所有这些资料翔实地揭示了从早期到当代中国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

  冯骥才在与Christer.Von交谈时说,中国文化知识界有责任不让本国文化的根脉断裂。“我们十年来所做的工作就是将中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化全部进行普查研究,然后有序整理下来,一项一项由国家认定为非遗保护项目,让我们的民间文化做到传承有序。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保护、弘扬和进行科学的研究,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上她。”

  Christer.Von的到来,令冯骥才感慨良多,他说:“应该说,中国木版年画很早就走向世界了。据了解,英国、德国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如捷克、波兰等,都很早就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木版年画。在俄罗斯,早在1907年,就由著名的汉学家阿里克举办了中国木版年画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国木版年画展。现在,阿里克的学生李福清已经快80岁了,还带着很多年轻的学者继续这项工作,并且完成了8万字的《中国木版年画在俄罗斯》。在日本,更有很多的学者在专注研究‘姑苏版’的年画,日本学者三山陵还在遍访日本各大博物馆后出版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日本卷》……”

  冯骥才兴奋地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十年间,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了研究中国年画的学者,而且非常有名气。这更说明,长久以来被很多国家广泛热爱的中国木版年画,已经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在这次国际论坛上,宣读的申报‘世界非遗’的宣言,实际上就是要将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一项一项地整理好,真正让她走向世界,真正为世界所共享。”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今晚报社共同主办的“硕果如花”十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正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时间为每天10:00至16:00,展览将持续至本月13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