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通讯:满族子弟求学满语抢救濒危文化

2011年11月13日 2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长春11月13日电 题:满族子弟求学满语抢救濒危文化

  作者 吴兆飞 李彦国

  13日,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的一间普通大学教室内,单景州自费开办的满语学习班上,40几名学生正在认真学习满文。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满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时至今日中国内地能读满文者却不足百人,且多已年逾古稀。一些满族子弟为抢救自己的民族语言,他们或在中国内地积极参加满语学习班,或赴海外多方求学。

  “我们这个班的成员组成很特殊。”单景州说,上到80高龄的老者,下到20岁的大学生,只要愿意学习满族文化,能将这门语言传承下去,这个班都欢迎。

  谈到这个班的成立过程,身为满族的单景州介绍,长春满语学习班的第一批学生是在他家的客厅上的第一节课。“那是在2006年,都是满族族内的亲友,大家在一起一边研究一边学习。”

  几年来,满语学习班已经培养出近500名会简单发满语音的学生。

  在这个学习班内,一个身份特殊的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清乾隆帝的正统后裔爱新觉罗·闿源。

  对于学习满文的重要性,闿源举例说,清朝历史上,大量的历史档案和重要国际条约都是用满文书写的。比如中俄《尼布楚条约》就是用满文和俄文分别书写的。

  目前在中国国家档案馆,诸如此类的满文老档案能装20多卡车。“但这么多老档案却仅有不到10名锡伯族的老师在做翻译工作,全部翻译完需要数百年的时间。”闿源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抢救满族文化中来。目前在北京、辽宁、吉林以及黑龙江部分地区都开办了一些民间性质的满语学习班。

  中国内地的满族族胞还经常到国外去寻找满语的踪迹。据单景州介绍,这是因为在一些西方国家,至今仍有研究满语的机构。

  清建朝后,一些西方国家为与之交往,就在本国专门设立满语课,研究满族文化。后经逐步发展,满学也成为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景州介绍,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韩国都有很多学术性机构专门研究满族文化。“很多满族子弟为了抢救母语,纷纷赴国外求学。”(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