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如何而立
——走向常态的中国小剧场戏剧
中国的小剧场戏剧发轫于实验戏剧,渐次嬗变,转眼已到而立之年。头十年,改革开放大潮初起,门窗乍开,西风东渐,戏剧界一些人士受到启示,着眼于实验戏剧的探索,囿于当时戏剧正统观念的强悍,只得冠小剧场戏剧之名,行实验戏剧之实,中国的小剧场戏剧一开始便有了“中国特色”。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关键词是“实验”,到了90年代第二个十年,则变成了“救亡”。90年代,中国戏剧由热转冷,日渐萧瑟,甚至被说成“夕阳艺术”,又一批戏剧人为了挽救颓势,以小剧场戏剧的近距离互动来吸引观众,以度过那段艰难时日,而今回望,着实也颇有“中国特色”。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是小剧场戏剧的第三个十年,我以为可以用“常态”作关键词。随着京沪等地戏剧市场的回暖与活跃,民间剧团、民营剧场的兴起与泛化,使小剧场戏剧步入常态,日趋蓬勃、遍地开花。
如果说中国的小剧场戏剧最初只是实验戏剧栖身的场所,时至今日,已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格局:实验戏剧已经边缘化,商业戏剧日渐红火,经典戏剧时有所见,更不乏主流戏剧。小剧场成为各类戏剧悉数登场、竞相争艳的舞台。到了此时,有些戏剧在小剧场演出火爆,便迁入大剧场,以赢取更多的票房;有的剧目在大剧场里演罢,再化整为零,到诸多小剧场里续演,累积票房。小剧场与大剧场不再像当初那么泾渭分明,两者同生共长,这种现象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了当下小剧场戏剧的常态化。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小剧场是针对大剧场而言的,那么,大小如何界定?多少座位算大?多少座位算小?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实,中国大部分剧场都是千人的剧场,适用于歌剧、舞剧,不适于话剧。观赏话剧,超过500个座位,便有碍观演互动,显得大而无当。是不是可以说,相对歌剧、舞剧而言,话剧原本就属于小剧场戏剧,话剧原本就该在小剧场演出,在话剧小剧场中,既可以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通常说的大剧场),也可以有观众席能够自由摆放的剧场(所谓的小剧场),大与小仅仅是习惯的指称罢了。
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来讨论小剧场戏剧的作用与职责时,中国小剧场戏剧的独特语境似乎已经消失,小剧场戏剧面临的是与大剧场戏剧同样的话题、同样的使命,中国小剧场戏剧同样承担着中国戏剧发展的责任,“中国特色”的中国小剧场戏剧历经30年,终于融入戏剧运作的整体格局之中。而今,我们或许可以用“小投资戏剧”来替代“小剧场戏剧”,不以空间论大小,而以投资分巨细。
进入21世纪,无论是小剧场还是大剧场,都面临一个怎样看待戏剧的问题,无论是大剧场还是小剧场,新世纪中国戏剧要得到良性的发展,迫切的问题是空间的拓展。
说到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剧院,甚至不少县级市也拥有了富丽堂皇、座位过千的大剧院,这样的剧院,场租昂贵,票价昂贵,不适应戏剧发展和培养戏剧观众。一个城市应该拥有众多平民化的小剧场,这才是戏剧发展必不可少的空间,这才是戏剧发展不可缺位的物质基础。且看纽约,据保守估计,每晚有200多个剧场上演各种剧目,除了百老汇38个剧场外,其余大多是票价在25美元至60美元之间的中小型剧场,这些剧场少则40来个观众,多则200人上下,是地地道道的平民剧场。而在上海,上世纪60年代南京路一带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家剧场,如今只剩区区7家。过去戏票的票价不超过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二三,而今的票价动辄在千元以上,这哪是工薪阶层看得起的价格。一缺乏空间,二吓跑观众,谈何戏剧行为的发生。不着手推动平民化剧场的拓展,中国戏剧的昌盛大约只是一句空话。
戏剧发展的另一个物质基础是资本的投入,戏剧这样的精神产品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律。放眼地球村,除美国百老汇这类商业戏剧以外,全世界绝大多数戏剧,其票房收入只能抵到制作成本的1/3,其余的2/3要依靠社会、政府资助,以及各类衍生产品的补贴。要使戏剧健康地走向市场,就需要正本清源,建立常态的真正面向全体市民、公平惠及各类戏剧创作(商业戏剧除外)的资助机制,建立合理的社会资本资助戏剧的免税机制。否则,戏剧只能被无序的资本投入牵着鼻子走,出现当下诸多被人们诟病的迎合市场、屈从资本的“三俗”作品,谈何戏剧的繁荣与担当。
有人会说,讲来讲去,都是些艺术以外的事情,都是些非艺术的考量。我要说,谈论非艺术的考量,正是为了捍卫艺术。戏剧传播过程中的“噪音”愈多,戏剧艺术的“熵”现象就愈不可避免。如果将话题转回自己,那么,戏剧家的使命是检点自身。在艺术创作上,我们对戏剧的本体有没有真切的认知?我们还有没有艺术创新的能量?在我看来,戏剧的疆界日益模糊、日益扩展,创新的原点正是对戏剧本体的恪守与张扬。在职业操守上,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戏剧有没有敬畏感?有所敬畏,才能有所担当。(熊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