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11月14日电(崔力文)为配合明天海南省博物馆馆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14日下午,海南省博物馆向记者披露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经过。
据悉,华光礁属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范围,位于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该地点发现的沉船和遗物是中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
1996年“华光礁Ⅰ号”沉船由中国渔民发现,1997年以来,多次遭非法盗掘,沉船遗址破坏严重。1998年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期间,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部门初步试掘,出水文物近1800件并出版《西沙考古》学术报告。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海南省文体厅文管办共同承担,调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建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队,分别于2007年3月-5月和2008年11月-12月实施西沙群岛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项目。
发掘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7年3月-5月主要完成沉船遗址船内承载物的发掘和船体全面测绘;第二阶段2008年11月-12月完成船体发掘,对船体构件进行编号测绘,分解提取运回海南省博物馆进行脱盐、脱水保护处理,最终完成船体复原工作。
第一阶段发掘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搬运作业,辅助空气负压设备等进行淤沙清理。扰乱层揭露完成后,发现了船体和南宋瓷器、铁器、朱砂等遗物,船体上部目前仍有多处大型的凝结物迭压,经过近50天的工作,绝大部分遗物提取完毕,凝结物保持原始状态,发掘现场回填保存。
据介绍,发现的船体已经被破坏一部分,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3-4米。发现11个残留的隔舱,除船体上层建筑外,底层船体保存基本良好,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大于60吨。
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该船是我国目前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目前沉船仍保存较好,结构基本清晰,但是,由于船体构件已经高度饱水,现场加固条件有限,仅采集了部分标本,留待研究实验。”
此次发掘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装饰手法和纹样丰富,器物种类较1998-1999年有新的发现,并不乏精品。
第二阶段考古发掘以凝结物分解及船体出水为主要内容。这既是2007年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发掘项目的继续,同时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发掘领域对古代木质高饱水沉船整体进行完整记录、逐层拆卸、分件出水、科学保存并长距离运送返回等一系列项目的首次尝试。
据介绍,本次出水的船体在国内实属罕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史有着重要意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