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1日电 中央编译局21日“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最近收藏的恩格斯珍贵手稿。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还表示,连同保存在中央档案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3份马克思手稿,中国现在公开收藏的马克思手稿已增加到5份。
中央外宣办21日上午组织中外记者集体采访中央编译局,并在中央编译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局长衣俊卿介绍2011年中央编译局编译、研究、信息、出版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衣俊卿介绍说,今年6月,中央编译局举行了两份马克思珍贵手稿发布会,公布中央编译局新收藏的两份马克思珍贵手稿。连同保存在中央档案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3份马克思手稿,中国现在公开收藏的马克思手稿已增加到5份。
衣俊卿还在会上展示了“第一次”向社会公布的恩格斯的手稿,就是中央编译局最近收藏的恩格斯亲笔题名和签字的明信片以及两本著作。这是两本非常珍贵的文献,一本是有关英国工人状况的,一本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都是恩格斯亲自签名赠给友人的。
衣俊卿还就马克思两份手稿做了进一步阐释。他说,两份马克思手稿实际是3份,马克思的两份,还有燕妮的一份,这是正面反面写的。马克思当年从事理论研究不容易,马克思写的正面,燕妮写的反面,是给他们一个友人奥尔索普——经纪人、政论家、民主主义进步人士,是马克思和燕妮的朋友,他的夫人去世时马克思和燕妮写的慰问。马克思的手稿已经被发现过,已经收录在全集中,但燕妮的是第一次公布。另一个手稿也比较重要,这是在世界上新发现的,世界上各种文字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中央编译局收藏的马克思当年给一个新闻记者科勒特写的一封信。
谈到收藏手稿的意义,衣俊卿说,这两份手稿,包括恩格斯的,有很珍贵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另一方面还有很珍贵的思想价值。
从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方面讲,能看到这些伟人的真迹确实是很难得的。当拿到这两份手稿时,有80多岁的翻译家热泪盈眶,说自己翻译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马克思的原稿。为什么珍贵?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原件现在要得到一件很难很难。
衣俊卿解释说,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绝大部分已经名花有主,归属已经尘埃落定。大概2/3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1/3在俄罗斯,就是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叫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当年这个手稿经历了很多曲折,其中有很多重要的故事,马克思很长时间不能回到祖国。在英国,马克思把所有的手稿、书信、阅读过的图书都给了恩格斯。恩格斯去世时把这些转赠给了马克思的女儿艾莉娜,艾莉娜后来把它们给了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中央,后来到了德国。
为什么德国现在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真迹?这是马克思的故乡。恩格斯的手稿后来也给了社会民主党,当时希特勒上台,他有一个口号,要从德国把马克思连根拔掉。所以很多进步人士,包括长跑运动员穿越树林,包括用其他方式慢慢把手稿运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到了比利时等地。因为二战爆发几经辗转,把这个又运到英国,最后这份手稿实际出售给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当时苏联也想要这个手稿,其实列宁在世的时候让著名的研究员梁赞诺夫用黄金购买马克思的手稿。虽然那时候苏联很困难,但是他们当时收藏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后来大部分就到了荷兰,这些手稿基本上收藏在那儿。
在思想价值方面,其实文物不仅仅是藏在那儿供大家看,当时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通过这些手稿、新的文献的发现,哪怕是只言片语,都可能加深对思想家、伟人的了解。
衣俊卿表示,自己曾用一个“爱”、“憎”来解读这两份手稿,解读革命伟人的情怀。说到“爱”就是马克思和燕妮给奥尔索普的信,当他妻子去世的时候,他们非常痛心。两个人写了信安慰,写的语言很感人。
“其中马克思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他用什么来安慰朋友?他说希望你对人类的爱、对人类幸福的关注能帮助你经受住这无法弥补的损失。他站得很高。马克思当时是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写的,是很小的一张纸,是给自由周刊的发行人,叫科勒特,要一个材料。他们发了一篇文章,抨击一个叫倍特尔的一篇文章。他原来也是具有左翼思想的人,曾经因为左翼思想被关到监狱里,他也支持马克思,但马克思始终认为他是流亡者的上层,就是他的阶级立场离无产阶级还比较远,确实也证明了是这样。倍特尔后来慢慢为俾斯麦服务,受俾斯麦的委托去请马克思,说马克思可以回国给普鲁士政府写文章,当然是歌功颂德的文章,开出一个条件,稿酬由自己定。马克思断然拒绝。马克思几次想回国回不去,但是有这么好的条件。那时候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经常说一家人这一周只有一点土豆。恩格斯经常要接济马克思搞研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保持这样的风骨,确实不容易。”衣俊卿说。
衣俊卿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手稿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根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