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是历史名城,可绿化状况的资料却很难找到,新中国成立时,北京绿化率仅有1.5%,令人奇怪:我们有深厚的天人合一的传统,为何在保护生态资源方面,却做得如此之差?
这其中有四个原因:
首先,古代生产力有限,很少出现大规模破坏环境的事情,故政府很少关注这方面的问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第二,北京的绿化,许多属于皇家园林、私家花园,但到清末,社会迅速贫困化,皇家园林成了无主之地,被大量垦殖破坏,私家花园也多荒废。
第三,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间,社会动荡,为躲避战火,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人口过载,生态压力剧增。
最后,几任政府的错误举措,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提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14年,农商部出台了相关法律,1915年,正式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改为3月12日)。然而,只有上层建筑,没有操作抓手,根本无法落实。从清末起开始在北京种植行道树,可忙了几十年,居然只种了1.45万株,实在少得可怜。
抗战时期北京沦陷,日军一度推行绿化,可到1944年战事吃紧,又大搞“献木”,用来修碉堡,给北京绿化带来了严重破坏。解放前,国民党军队在东单附近修建临时机场,竟将天坛外坛古树砍伐一空,许多历史名树亦无法幸免。
城区内如此,城区外更糟。北京周边多山,本是林木茂密所在,但明末玉米大量引种中国,它能耐山地寒冷气候,农民上山刀耕火种,无人过问。北京气候偏寒,降水不多,森林生态系统本来就较南方脆弱,经此一厄,损毁严重。
那么,为什么当时人对此关注甚少,以至于很少留下相关记载呢?
因为前人对生态变化没有精确观察,只有感性认识,而破坏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往往几十年后才能看到恶果,一代人去世了,在他们眼中,环境只有微小改变,他们自然不屑记录,这样一代代积累下来,人们身处在灾难中而不自知。此外,北京绿化虽差,四合院向来有种树的习惯,而传统调查时,往往遗漏此项,甚至不统计。身边就有树,小环境还是不错的,所以大家对环境变化也没什么怨言。
从历史上看,皇家相当重视绿化,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不仅在各坛庙广植松柏,还在昌平建有“松园”,清代近郊许多荒山被封,以防止人们破坏。可这种靠权力强制维护的绿化并不牢靠,随着权力变迁,珍藏的那些绿化带遭遇“公地危机”,很快被破坏殆尽。
保护环境,关键还是要靠全民意识的提升,今天,北京绿化率已超过50%,是全国最好的城市,这值得每个北京人骄傲。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园林绿化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