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络成最大售书商 民营书店多种经营“保命”

2011年11月30日 15:52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网络成最大售书商民营书店多种经营“保命”
五道口的光合作用关门后,被讨债的出版商洗劫一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民营书店纷纷倒闭 兼卖咖啡“保命” 出版业转卖电子版权 网上书城年增长却达100%

  传统出版业 转“网”抗寒冬

  “老”的不只是地坛书市,“老龄化”已在出版业中蔓延。

  从最早的中关村第三极书店关门,到三联书店经营转型、民营书店光合作用资金链断裂,这股倒闭潮已经席卷民营书店和出版社。

  传统的售书和阅读形式正在经历寒冬期的考验,目前存活下来的各个出版社、书店以及批发商能否经受住网络时代的考验,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变法”创新以谋生存。

  民营书店 个例

  单向街书店  三年免租得“重生”

  10月28日晚,当出版商们冲入店内“洗劫”时,民众才恍然大悟,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光合作用民营书店,原来已经“病入膏肓”。

  陷入窘境的,是整个民营书店界。北京的民营书店从最早的300家,到2008年只剩下70家,目前存活的仅有30家。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算得上一个。

  这个白领和小资极力推荐的书店,最早一家开在2006年的圆明园,当时面积有100平方米。一开始图书的销量非常好,一周几百本销量并不难。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网络购书的兴起,客流急剧下滑,周一到周五进店购书的还不到10个人。“营业额简直耻于说出。”单向街书店店长说,直到2009年,因为实在无法负担高额租金,最终只能关张。

  幸好在蓝色港湾获得了3年的免租优惠,书店才得以“重生”,之后就是想尽办法求生,如在周末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开办讲座沙龙等活动,但店内图书的销量仍然是一周只有十几本,买的人也大都是外国“书虫”,中国人基本上只看不买。

  随后,书店在2层经营起咖啡厅,并开始征稿,出版了自己的杂志,这些卖书外的商业行为现在反而成了单向街书店主要的盈利来源。 

  店长说,在近两年的民营书店倒闭潮中,单向街书店走了一条非书店经营的路线,反而意外活了下来,但3年免租期满后,书店如何生存仍不可想象。

  整体

  开咖啡厅、售音响  多种经营保“不死”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民营书店都从单一售书开始向多方面发展,三联书店在不久前也在店内经营起了咖啡厅,光合作用书屋在店内也曾销售音响等电子产品,纸老虎甚至在书店内开起了餐厅。

  对此,经营民营书店的业内人士表示,书店结合咖啡厅等经营活动成了民营书店的出路。

  传统的、只是售书的民营书店到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出版社

  成立网络电子部 专卖电子版权

  2010年是中国出版社改革的一年,国家要求出版社进行企业化转型,这也标志着很多出版社不再属于事业单位,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资金去存活。改革已经一年,很多出版社只能变革寻求发展,不然就面临着倒闭。

  而同时,这些出版社更是受到网络时代和盗版图书的严重冲击,目前国内两家知名出版社新华先锋和凤凰壹力的负责人对网络时代出版社的生存都有着类似的看法——挑战很大。

  凤凰壹力出版社的策划总监陈乾坤认为,挑战主要源于电子阅读的过人优势,它既廉价又能满足读者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

  对此,凤凰壹力出版社成立了专门的网络电子部,专门负责网络阅读和电子书籍的经营,而且里面基本上全是精英。

  这就标志着一些出版社的经营重心已经从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向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模式转变。

  陈乾坤以一本普通的文学类书籍为例,之前出版社发行一本文学类书籍,印制了2万本,但最终只售出了1万本,刨出成本和最后的剩余图书,出版社只挣了1万元;但之后将版权卖给一个电子阅读的公司,对方除去版权外,轻松地就收入了六七万元钱。

  在电子书籍成本更低,拥有更多的受众的同时,纸制书籍变得“奢侈”起来,一些图书已经不再适合传统的出版形式了。

  曾经在北京各大书店红极一时的可爱淘等作家的青春类小说在网络阅读出现后,在各大书店却难觅踪影。这就说明互联网和电子书籍已经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所以现在要求出版社每一本图书的出版都要做足策划,尽可能的包装,将一本书变成“精品”,读者才愿意掏钱购买,而不是通过手机4块钱就阅读完一本小说。

  今年年初,美国《出版商周刊》对未来美国出版业进行了预测,文章指出,数字出版使传统出版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技术改革了图书业,而转型将成为2011年出版业的关键词。现今全球的出版社都在寻找能够应对电子阅读所带来冲击的良方。

  批发商

  淘宝开店 保住一席之地 

  目前,还有一部分图书的销量在一些出版社的眼中显得越来越可有可无,而他们正逐渐向网络靠拢,才能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

  经营了近5年的图书批发商老李,以往一年赚上10万基本不成问题。但从今年初开始,以前来进货的书店纷纷倒闭,老李的库存越堆越多。

  了解到现在很多读者都习惯网络下单后,老李只能将自己的图书都摆上网络货架,借助淘宝、网易等网站开店进行打折售书。

  虽然生意依然没有原来好做,但老李表示,通过网络已经低价清理掉了一部分库存。而目前,几乎自己身边的所有批发商都不指望给一些小书店供货这条出路,因为书店越来越少。网络销售基本上成了一些批发商的主要销售途径。

  出路

  网络成最大售书商  年增长达100%  

  前不久卓越、当当和京东商城刚在网络上结束了一场书籍的价格战,而近日,苏宁等网站也开始销售图书,网络购书已经成为目前读者购书消费的主要途径。

  “在2008年前,实体书店占我们总销量的近一半,而现在还不到1/3,今年不少书店倒闭后,明年这部分的销售份额还会继续减少。”新华先锋传媒公司的王笑东总裁说。

  但他表示,出版社中通过互联网销售图书的份额从2008年后却一直以5%—10%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已经达到将近40%,还有近20%的销量掌握在机场等一些专业类的书店中。

  凤凰壹力出版社的陈乾坤总监也表示,目前自己出版社在网络售书的比例已经占到50%,每年基本上以10%的速度增长。

  记者了解到,京东商城和当当的图书销售情况每年更是以100%的速度增长,所以目前网络属于自己最大的售书商,对此出版社给一些网络书商的折扣也要比民营书店低。

  海外

  书店搞副业 出版公司兼并裁员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今年年初,美国500家独立小书店进行了聚会,讨论了美国独立书店经营的挑战。

  目前,亚马逊统治着美国大部分的图书销售市场,不少独立书店面临倒闭。一些书店尝试增加非图书类商品和服务,像店内增加咖啡座、玩具和游戏产品等销售,或把一部分场地租出去办生日宴会,这些“副业”成为了美国许多独立书店生存下来的原因。

  此外,美国的传统出版业也不乐观。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跨过传统的出版商,将自己著作的版权直接销售给网络公司。很多大的出版公司近年来都开始进行裁员、重组和合并,甚至也设立了数字出版的部门,但这些也难抵电子和网络阅读带来的冲击。文/记者 任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