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故居全面开放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昨天的揭牌仪式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频频被问到这个问题
提起钱学森,杭州人总有一份特殊的亲近。他简历中的第一句话就是:“钱学森,汉族,浙江杭州人……”
从熙熙攘攘的解放路拐到马市街,可以看到浙医二院眼科中心的牌子,旁边是静静的方谷园。
白墙黑瓦的方谷园2号,就是钱学森故居所在地。
如今,钱学森故居修葺一新。大门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墙壁进行了粉刷。
大门正上方,一块黑底绿字的牌匾上写着“钱学森故居”。
为了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昨天,钱学森故居全面开放。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和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共同为钱学森故居开启大门。
故居不大,但是前来参观的市民很多,狭小的空间顿时有些拥挤。“大家不要挤,钱学森回来了,而且不走了,以后天天陪着大家。”
揭牌仪式上的钱永刚略显激动:“杭州是我父亲和我们后代的故乡,这里曾经是我父亲生活过的地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钱学森在杭州居住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回故乡的次数也很有限。但是今天,钱学森故居的揭牌,了了家乡人一个期盼。”
故居二楼修缮后首次对外开放
这里的一点一滴都有钱学森的痕迹
走进钱学森故居,这是一个三进民居,由两个天井相连,还有一个后花园。
房子为木结构,主色调为老红色,至今,它的所有人一栏中,登记的还是“钱学森”的名字。
故居共占地1.3亩,修缮的时候,对原有格局进行了恢复。
正厅匾额上,“克勤克俭”四个大字,是钱家的家训。
故居二楼此前从未对外开放,修缮整理后,二楼也全部对外开放。
因为楼梯比较狭窄,所以规定上二楼的人数,一次不能超过20人。
二楼突出了“家”的温馨和亲切,钱学森的书房中,安静摆放的笔墨纸砚,更是有着“江南书香门第”的独特气韵。
在陈列室中,有钱学森家1950年代在上海使用的木质碗柜,还有收藏的很多生活用品。砂锅、衣柜、皮箱……这些,都是钱学森生前用过的。
在这里,钱学森度过了3岁之前的幼儿生活;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每年都回到这里过寒暑假,其间还因病在杭州休养了一年;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方面的阻力回国后,还特意带妻儿回了趟杭州老家寻根。
故居有三位解说员,专门负责讲解钱学森和杭州的故事。
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
钱永刚:首先要反思我们的教育
钱永刚一直关心着钱学森故居的修缮,还捐赠了不少钱老的生活用品。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中,许多人问到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
钱永刚说,首先要纠正的是,“钱学森之问”,其实不是钱学森问的。
2009年,钱老逝世后,安徽的11位教授公开致信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和全国教育界,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大家把这封公开信,叫“钱学森之问”。
“既然‘钱学森之问’出现在我们社会里,并且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恐怕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
钱永刚说,教育就像庄稼一样,是分层次的。土壤要长庄稼,农民才能在长庄稼的土上精耕细作,庄稼才能长得好。
为什么“钱学森之问”引起这么大的共鸣?或许因为现在土壤长不出庄稼,农民再耕作都没有用。
“现在的教育,确实有很多违反教育规律的事。绿领巾、红褂子、老师请尖子生吃饭……这些都适得其反。
“我们要反思,先把土壤培育得肥沃一点,等到了种什么就能长什么的时候,我们再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到那个时候,也许就容易得多。”
钱学森外甥女:
舅舅一直要求我们低调做人
在参观的人群中,我们遇到了钱学森的外甥女张琪、张琤姐妹。两姐妹的妈妈钱氏,跟钱学森是堂兄妹。钱学森父亲在世时,曾把钱氏收为养女。
“舅舅生前一直教导我们,平时对外不能以钱学森的家人自称,他一直都要求我们低调做人,我们也都牢记他的教诲。直到两年前舅舅去世的时候,我们参加了追思会,才有了关于我们的报道。”
张氏两姐妹说,因为母亲身体不好,钱学森一直接济她们。她们在1991年夏天,还去北京探望过钱学森。“每次到这里来,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记者 王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