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音乐声中辞旧迎新已成为一些城市的习惯。每到岁末年初,各地的新年音乐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大部分打出的都是“维也纳”品牌。但记者今年发现,元旦前后,有近10台音乐会将在南京奏响,却没有一台与维也纳有关。新年音乐会,今年为何不见“维也纳”?
上世纪90年代,作为舶来品的新年音乐会引进初期,观众只认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牌子。其实作为维也纳国家级乐团,新年不要说离开欧洲,就连离开奥地利都难。但为了迎合观众需求,演出商不得不东拼西凑,五六十人的乐团,只要有一两个人有维也纳乐团的“工作经历”,也敢打出维也纳的招牌。然而,“东郭先生”毕竟无法长久。在南京经营多年演出的大洋文化总经理丞澎洋就说,“音乐会听多了,观众还是识货的。这样的‘山寨团’来一次还行,再来观众就不会上当了。”
经过多年的培育、引导,国内的观众也慢慢成熟了,不再是“名牌控”。他们知道了如何去欣赏高雅音乐,懂得了该在什么时候鼓掌。与此同时,市场也在逐步规范,挂个维也纳名头、品质欠佳的乐团,观众未必会买账。
新年音乐会本就是一个多元的演出市场,不必非“维也纳”不可。比如,早些年的新年音乐会几乎都是照搬西方模式,以古典音乐和纯器乐演出为主,但这两年,音乐会的形式也在根据国情民意发生着改变。歌曲演唱的加入,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整台演出以歌唱会的形式呈现,老百姓既能欣赏到国外大师的名曲,也能听到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
观众需求倒逼市场转型,多元化的新年音乐会也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南京今年的新年演出市场就是如此。“奥斯卡电影金曲新年音乐会”就打出了“好看又好听”的宣传口号,演出现场将架设大屏,让观众在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重温好莱坞大片中的经典画面。久石让钢琴曲梦幻之旅演奏会则将观众群锁定了动漫迷,演出前一个月票就全部售罄。理查德·克莱德曼也将于明年1月来宁,与江苏琴童同台献艺。一年一度的江苏新年音乐会则主打“江苏元素”。
高雅音乐市场,贵在坚持,重在引导。江苏新年音乐会已办了15年,回顾这些年票房的变化,江苏广播大型活动部主任李晓丹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开头几年,票房一方面靠政府支持和团队包场,一方面则要拉关系找企业买单。几年培育下来,市场变化明显,个人购票比例直线上升。票好卖了,但音乐会的门票还是主打“惠民牌”,中低价位的门票占90%。她说,“高雅演出,把观众请进门很重要。演出成本,我们可以靠政府资助、冠名费用、企业团购等途径化解。”一张张惠民门票,正如一缕缕文化阳光,在培育文化消费模式的同时,让更多观众有机会走进剧场,共享文化大餐。 董 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