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广州朝代最全祠堂群藏身城中村 专家吁整体保护

2011年12月09日 09:1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包括御史卫公祠、石崖卫公祠、志宇卫公祠和心和卫公祠 专家呼吁沥滘祠堂群应整体保护

  13座朝代最齐全的祠堂群藏身沥滘村,经过本报的多次报道后,这些祠堂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命运引起广泛关注。记者昨日获悉,除了已经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的卫氏大宗祠进行原地原貌保护外,又有4座祠堂被列入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必须原址保护。

  但一直关注沥滘村祠堂群的村里老人和文物专家则表示,沥滘祠堂群应作为广府祠堂群进行整体保护,而且应有更多祠堂得到原地原貌保护。

  文/记者杜娟

  昨日,记者获悉,沥滘祠堂群中的御史卫公祠、石崖卫公祠、志宇卫公祠和心和卫公祠4座祠堂被列入了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定级文物须原址保护

  作为沥滘卫氏第23世孙、也是目前沥滘村辈分最高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的卫浩然老先生一直为沥滘十几间祠堂的命运而奔波。

  卫浩然透露,昨日,在一份海珠区文广新局给卫浩然的复函中明确写道:对于沥滘村的历史建筑保护,我局已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调研,根据专家意见及文物法相关规定,我局在对市规划局复函中明确提出:对于沥滘村内已定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卫氏大宗祠、广州市界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御史卫公祠、石崖卫公祠、志宇卫公祠、心和卫公祠)及广州革命遗址旧址(卫国尧故居)必须原址保护;对于沥滘村内已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文物线索的其余8座祠堂,原则上需原址保护。确需迁移的,必须将有关规划方案、文物保护迁移方案经市专家论证,并报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记者发现,这4座被列入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的祠堂都经过整修或者保护得比较完整,其中3座位于沥滘村的东街上。卫浩然告诉记者:“石崖卫公祠是我们家族的‘私伙祠’,志宇卫公祠则是卫国尧家的‘私伙祠’。”

  部分未定级祠堂更“老”

  目前,石崖卫公祠已经被改建成了沥滘图书馆;志宇卫公祠内靠墙的一圈还摆放着沥滘村8位抗日烈士的照片,但这个不大祠堂已经变成了开办暑期班的场所:祠堂门口摆着三四个招牌:暑期绘画班、暑期乒乓球班招生……祠堂内、烈士遗像旁就摆着两张乒乓球台,几个孩子正在练习发球……

  而从东街的小巷往里走,很快就能看到几栋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其中沥滘东街七巷六号就是广东著名的抗日英雄卫国尧的故居。

  被称为“革命少爷”的卫国尧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展示的四个代表人物之一,他死时年仅31岁,未婚无子。如今住在卫国尧故居的是其继子卫泰治老先生,尽管房子并不大,零乱地摆放着居家过日子的东西,但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修葺后还算坚固。

  卫浩然表示,其实这4座祠堂只是保留得比较好,但历史并不是最久远的,“其余8座祠堂都有几百年历史,有些比这4座祠堂更悠久、更有价值,我们很希望能全部原地原貌保留下来。”

  祠堂群更有价值

  尽管已经定级的文物获得了“原址保护”的要求,但专家认为,卫氏宗祠的价值在于其是朝代完整的祠堂群。对广府祠堂有着多年研究的广州博物馆研究员崔志民表示:“一个村里保存有如此多的祠堂很难得,而且还是明代、清代、民国都有,朝代很完整。”崔志民认为,沥滘祠堂群应该作为广府祠堂群来进行整体保护,而不是只保护获得定级的祠堂。

  对此,广州市文博专家罗雨林也表示:“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布局不应该改变。即使是用拆掉的旧材料来重建,也无法建得和原来一模一样,这就是假文物。”

  异地迁建或者保护性迁建在文保界一直受到诟病。华工建筑学院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库专家郑力鹏认为,现在很多的迁建都不是出于保护的目的,而是为了开发建设让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