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图壁县12月10日电(马新龙) 12月10日,记者走进新疆呼图壁县夕阳红曲子剧团,嘹亮的歌声,插混打科的笑声,让呼图壁县老年大学的走廊里共鸣阵阵,打开活动室的们,记者看到这里的座无虚席,一屋子60岁以上的老人正在表演节目。
“新疆曲子”孕育于18世纪60年代,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它是新疆唯一用汉语演唱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呼图壁县文化体育局局长耿毅介绍,新疆曲子的早期活动以自娱性的形式在庙会或集市上演唱,到1980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成立专业“新疆曲子剧团”至今,该剧团长期为百姓演出,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2006年,新疆曲子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到“新疆曲子”的保护情况,耿毅局长忧心忡忡地说,呼图壁是“新疆小曲子剧”的发源地,该剧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深受新疆老年人的喜爱,但大部分年轻人对该剧种不感兴趣,这有可能导致“新疆曲子”走向衰亡。
新疆曲子剧表演家王曰发,生于新疆曲子剧世家,现已从新疆曲子剧团退休。今年,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小学把新疆曲子列入了该校的校本课程(如同选修课),他义务担任了这节课的老师,现在对数十名对小曲子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新疆曲子能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王曰发老师的学生殷俊睿说,跟着王老师学习小曲子有一段时间了,经过学习后对新疆小曲子有了一些了解,回家后还给爷爷奶奶唱了几句,爷爷奶奶听后都非常高兴。
王曰发还说,从小培养孩子对新疆小曲子的爱好,也是对这种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他还打算再开办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小曲子培训班,让年轻人也能参与进来,王老师还承诺这种培训完全是免费的。
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小学校长罗文红说,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补充,我们学校之所以把新疆小曲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因为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艺人,而且五工台是新疆小曲子的发源地,我们想通过校本课程这种形式让这种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能后继有人,很多孩子听过新疆小曲子的曲调很有优美,也非常的喜欢,家里的父母也非常的支持,所以开设了这个课程,通过这个课程的培训后,回去后唱给家里人听,他们的家人都非常高兴,认为本土的文化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通过孩子能口口相传,长期流传下去,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
据悉,新疆曲子的伴奏乐器大约有二十多种,如:瓦子,又叫四叶瓦,用竹子制作,共四片,两片一对,表演者左右手各持一对演奏;飞子,又叫甩子,演奏方法是用上扇边缘敲击下扇内碗;瓦子和飞子是用于掌握节奏,烘托气氛,丰富演奏效果。
新疆曲子剧的道白为新疆土方言,唱词生动、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如《张琏卖补》中张琏的一段唱道:“那一年你害娃娃(怀孕)、一心要吃个大南瓜……骡子驮,大车拉,拉拉扯扯到咱家,切刀切,铡刀铡,煮了一锅大南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