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家庭)迎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
——五大自治区2011年文化建设综述
《八桂大歌》《月上贺兰》《你好,阿凡提》……越来越多“藏在深闺”中的少数民族舞台艺术以创新、融合的姿态走向大众;师公舞、安代舞……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丰富着百姓的“文化餐桌”;绣球、木卡姆、哈萨克毡绣……越来越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市场相融合,在促进自身更好传承的同时,还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2011年,我国五大自治区在开放、吸收、创新中迎来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
寻求市场与艺术双赢 让优秀剧目“叫好又叫座”
8月29日这天,拉萨市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从山南赶到拉萨的嘉措一早便架好了帐篷,节日的7天时间他和亲戚们要在这里度过,而看藏戏则是节日中的主要生活。
让嘉措等“藏戏迷”高兴的是,前来参演的民间剧团演员水平越来越高,演出越来越精彩。藏戏民间剧团的大发展得益于商业演出的繁荣。近年来,藏戏走出传统的节庆和婚礼,走向“朗玛厅”等当地休闲娱乐场所,吃起了“旅游饭”。目前西藏有500多个民间藏戏团,大多数是由农牧民组成的业余剧团。
顶着月牙儿的清真寺,空中悠扬的诵经声,戴白帽的男人,披盖头的女人……“回乡风韵”哪里可寻?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上,我国第一部回族舞剧《月上贺兰》作为文化名片,让与会嘉宾深切体味到了回乡风情。从2009年开始,《月上贺兰》正式进驻中华回乡文化园,探寻特色民族文化同市场的“联姻”之路。经过两年来的探索,《月上贺兰》已商演数百场,并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作参与了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艺术展演,“名利”双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西文艺院团以创作“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产品为突破口,创新合作模式,多渠道扩展演出市场。广西彩调剧团是区直院团中首个吃营销“螃蟹”的演艺团体。早在2005年,剧团借“外力”打造新版歌舞剧《刘三姐》,以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艺术魅力,顺利展开全国巡演,取得骄人的票房成绩。近两年,该剧成功出访马来西亚等国,受到国际演出商的关注,成为彩调团开拓演出市场的试金石。
9月1日,音乐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再次亮相新疆人民剧场,助兴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阿凡提还是那个阿凡提,小毛驴也还是那个小毛驴,但这出戏你就是怎么看都看不厌。”演出现场,乌鲁木齐市民阿依努尔告诉记者。
音乐杂技剧《你好,阿凡提》从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人物阿凡提入手,利用杂技、魔术和新疆歌舞元素,用时尚的音乐、惊险刺激的杂技和变换的舞美设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了阿凡提助人为乐的美德。从2009年元月上演以来,该剧共演出近200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并获得天山文艺奖、文华大奖特别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等殊荣。
用时尚元素重新包装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从而让传统文化在市场大潮中实现大繁荣,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道亮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韩子勇说,只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民族文化的开放、吸收、创新、融合,才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充分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让“文化福利”惠及各族群众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创新文化活动平台和载体,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以先进、有生命力的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为构筑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近日在南宁市武鸣县太平镇定西村看到,漂亮的村级服务中心大楼里,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外面的戏台、篮球场也吸引了很多村民。在庆乐村,村民们在水泥造的戏台上跳起了壮族传统的师公舞。38岁的文艺团成员黄玉凤说,庆乐村有很多传统文化,戏台建好后,大家没事就愿意来唱唱跳跳,像师公舞这种传统文化都被重新“捡”起来了。
在新疆喀什,作家余秋雨的讲座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多群众表示,没想到能在这里听到这位知名作家的现场讲座;在西藏拉萨市第一小学,山东青岛市文化志愿者表演的儿童话剧《小红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走进剧场欣赏话剧;在宁夏银川,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独具岭南特色的文艺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冒雨观看……
“文化大餐”有得吃,更要“好吃”。为了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五大自治区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充分发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想方设法丰富群众文化餐桌。
火红的绸子飘起来,欢快的舞步跳起来。冬季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政府门前广场每天都在沸腾,数百人在这里跳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代舞。库伦旗广场安代舞蹈队队长双白乙拉说:“5年了,天天这样热闹,参加的群众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库伦旗通过载体拉动和社会联动,使古老的安代艺术展现出时代风采,其表演形式也愈加丰富。在内蒙古,像安代舞、乌力格尔、呼麦、马头琴、鄂尔多斯婚礼、蒙古长调等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向社会大众。
让所有农牧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是西藏坚持实施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十一五”以来,西藏累计安排文化与传媒支出53.4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8倍,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文化事业发展。
在“歌舞之乡”新疆,通过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把基层文化活动做出影响,做成亮点。自2002年以来,仅“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就举办了3万余场次,参与演出的群众达762万余人次,观众达1亿多人次。
今年新疆又推出政府购买演出机制,将在5年内投入1亿多元,补助全疆近100个地县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为各族群众看演出“埋单”。
走特色保护之路 让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造福群众
“绣字要多费点时间,必须一针跟紧一针,差一点都不好看……”这位正在与人分享绣球制作心得的妇女,名叫陆爱全,是广西柳州市柳南区车辆厂社区居民。本是全职家庭妇女的她,经过民族女子手工作坊多次培训,已是大家眼里的巧手“绣娘”,香包、绣球、勾包、草凳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戏”。柳州市柳南区车辆厂社区成立民族女子手工作坊后,充分发挥一些辖区居民的民族刺绣特长,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妇女等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居家就业。
民营资本介入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是巨大的市场效益。桂林市阳朔县依托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品牌效应,形成了文化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阳朔模式”,使参加演出的近300名当地农民年人均获得6000元至1万元收入,并以1∶5以上的经济效益拉动地方餐饮、宾馆、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全县因此增加就业4500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心态和生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好民族文化遗产,使其造福当代,是“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为实现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新疆哈密投入1300多万元建起了哈密木卡姆中心,将流散在边远农村的木卡姆艺人请来,给他们发放津贴,培养喜爱这一艺术的年轻人。两年来,这里不仅成为当地木卡姆艺术的学习研究基地,还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前来欣赏这门艺术,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一大批少数民族特色艺术的传承人日渐丰盈,很多年轻人纷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在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年轻人的就业难题也得以缓解。
在竞争激烈的出版行业,少数民族地区出版机构也在探寻着特色发展之路。宁夏将几家出版社与新华书店进行资源整合,以宁夏人民出版社为主体组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打通了覆盖书籍、杂志、音像出版、发行与销售的产业链。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积极实施“借船出海”战略,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出版集团签订联合重组协议,双方分别持有黄河出版传媒集团49%和51%的股份。此举使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实现了由出版业“地方军”向“国家队”的转身。短短一年间,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已发行11种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图书,并与埃及、沙特、马来西亚等国出版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产品输出和版权输出两种方式,把宁夏回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播到国外。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机遇,从而推动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阔步前行。(新华社执笔记者刘阳;参与采写记者潘莹、贾立君、张钦、张莺、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