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学者倡议长征路线申遗 借此宣扬长征精神
76年前“彝海结盟”76年后“长征申遗”
记者重走部分长征路线,调查长征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现状
【长征路线申遗系列报道】之三
四川学者倡议“长征路线”申遗后,华西都市报记者重走部分长征路线,实地调查各地对长征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现状。如今,当年很多的长征遗址都变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但倡议发起人之一的杨先农表示,目前各地对长征文化的保护力度各不相同。而著名的“彝海结盟”故事的主人公小叶丹的孙子则告诉记者:“许多长征遗迹遗物的抢救性保护,可以说已经迫在眉睫”。
夹金山已经成为红色旅游胜地
我们探访的第一站,就是当年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从宝兴县城出发,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就来到了夹金山背面山脚下的一个小乡村——宝兴县硗碛乡。76年前,红军就是从这里开始了翻越夹金山壮举。如今,沿夹金山,省道210盘旋而上,翻过夹金山顶,又盘旋而下,一直通到小金县。
宝兴县宣传部副部长王煦光说,夹金山现在已是国家森林公园,结合灾后重建,山下的硗碛乡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新开发的神木垒景区就在硗碛藏乡,2008年11月对外开放。
我们本想找到一两位当年见过红军的老人,但村民们说,这样的老人都已经过世了,但很多人都曾听老人们讲过以前的故事。
达维会师桥已成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过夹金村不到10公里,沃日河河水清澈而湍急,河上一座不起眼的小木桥却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这座革命纪念地后来被称为达维会师桥。
76年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共领袖,就是在这座小木桥上,受到了红30军25师将士的夹道欢迎,红军两大主力的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篇章。
据小金县文化馆馆长杨克明介绍,达维会师桥历经多次修缮,是研究红军长征过小金的重要依据之一。2006年6月,达
维会师桥与美兴天主教堂一同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遗址”之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两河口会议会址如今焕然一新
小金县城向北70公里,红军长征时著名的两河口会议就在这里举行。76年前,正是在这个红色的小镇,中共中央确立了北上抗日的方针,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
“小金的两河,革命的圣地……”66岁的藏族老人罗开祥在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前用自己编撰的歌词,载歌载舞,向周围的人讲述了这里几十年的变迁。
罗开祥说,这里以前“枪多、人懒、鸦片多”,生活秩序非常乱。70多年前,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很多当地人,正是在工农红军的帮助下,才得到解放。“5·12”汶川特大地震尽管给他家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在江西的援建下,如今路修好了,房子也修好了,生活环境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小叶丹后人希望保护长征遗址
1935年5月,北上红军进入四川冕宁后,艰险异常的大凉山百里彝区横亘在红军面前。通过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盟誓结为兄弟,小叶丹护送红军大队顺利通过了百里彝区。这就是著名的“彝海结盟”的故事。
近日,记者采访了小叶丹的孙子沈建国,他听到专家倡议“长征申遗”的事情后,显得非常高兴,连说“这是件好事。”同时他又表示:“许多长征遗迹遗物的抢救性保护,可以说已经迫在眉睫”。
沈建国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也对“彝海结盟”遗址进行了保护和开发,但是由于距离县城较远,前往参观的游客并不多,所以政府或企业有些“左右为难”。
“如果‘长征申遗’能成功,那么包括‘彝海结盟’这些重要的长征遗址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有序的开发。”沈建国说。
□专家观点申遗可保护长征文化完整性
针对长征遗址遗物的保护,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杨先农都说“已经迫在眉睫”。
侯水平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红色旅游开发,对长征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属于各自为政。“这对长征文化的完整性实际上是一种破坏”。
杨先农还谈到一个观点,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现在基本都是90岁以上的老人了。“国家应该对长征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了,所以申遗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甘孜州是我省最大的藏区,拥有多处宝贵的红军长征文物遗址。甘孜州宣传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甘孜州实施了“公益方式保护开发长征遗址”的措施。今年8月,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牵头、全国十余家企业共同筹集了5000万元公益性资金,用于甘孜州第一期保护红军长征遗址工程。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诚邓宇摄影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