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雪萌
历经出品方单方面提价、院线抵制、同行竞争等几番波折,张艺谋倾5年之力、耗资6亿打造的“世界上最大电影市场的最贵作品”《金陵十三钗》终于在上周四晚18时露出“真面目”。与其上两部作品《三枪拍案惊奇》和《山楂树之恋》的命运不同,《十三钗》获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肯定,到目前为止其票房和口碑双飘红,而其入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荣誉,也显示着该片正大踏步走在奔向奥斯卡的路上。
无论是张艺谋“自己最好作品”的判定,还是张伟平“票房10亿”的夸口,都显示“张艺谋终于拍了一部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影片”
作为导演,张艺谋对自己这部新作十分满意,他曾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这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或者“巅峰之作”等等。而作为影片出品方,新画面公司的老总张伟平则信心满满放出“票房10亿”的豪言。而一向比较苛刻的网友们,也有人认为“张艺谋终于拍了一部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影片”,认为这次他“收复失地”,挽回了此前数部影片造成的形象下滑。在影迷云集的豆瓣网上,至记者发稿日为止,《十三钗》的评分为8.3分,在张艺谋所有的电影作品中仅次于《活着》,甚至超过《红高粱》。
与《三枪》乃至《黄金甲》、《十面埋伏》等相比,《十三钗》的确是一部严肃的作品,至少包含了一种诚挚的情怀在其中。《十三钗》仍然是一部典型的张艺谋电影。画面镜像仍是他最独特的标签,尽管题材沉重,影片依然大胆地融入浓艳色块,教堂的彩绘玻璃在阳光下投射出七彩光斑,地上铺着的巨大红十字旗,妓女们斑斓的旗袍,就连“李教官”佟大为的牺牲地也特意选在一家纸店,好让五颜六色的彩纸在炮火中绽放。
近年来张艺谋影片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形式大于故事,这在《十三钗》中得到了很大改观。为了让故事更具合理性,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铺垫。比如,对约翰殡葬师身份的改编、玉墨教会学生的出身等等,让人物的行为更为合理,提供了情感上的动机。同时,影片没有为了歌颂崇高而忽略对人性真实的呈现,在“十三钗”大义凛然地走上日本人军车之时,亦有人哭喊着“我不是女学生”,流露出面对死亡应有的恐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艺谋曾经说,南京大屠杀的题材之所以被一拍再拍,“大家一方面是正视这段历史,一方面实际上是在这种历史的悲剧中去提炼人性的故事,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所以大家的兴趣都在提炼人性的故事的角度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导终于开始重视两件事:一是历史,二是人性。这也正是《十三钗》终获好评的原因所在。曾执导《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也曾表示,凡是敢于拍大屠杀的导演都很有勇气。正如有人著文评论说,“在这部充满款款柔情的人性大片中,我们总算看到了一位电影大导演应有的技艺与情怀”。
《十三钗》脱离了中国式大片的“不治之症”?艺术家们在整理、反思,国产大片也正处在进行理智反省和理性整理阶段,应多给予理解与尊重
作为一部投资6亿的制作,《十三钗》毫无疑问还是一部“大片”。作为一部成功的大片,它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随着《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等好莱坞影片的引进,“大片”这个词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大量国外大片的引进,让内地电影市场和观众成为受益者。大片的成功,也给具有市场敏感的内地电影导演留下深刻印象和刺激:依靠自己,把握大片发展空间和机会,需要迅速决断,并付诸行动。
作为中国第一部大片,张艺谋执导的《英雄》适逢其时。几乎就在中国入世一周年之际,2002年12月14日,《英雄》在人民大会堂首映。仿佛这是一个国家的仪式,中国大片就此启动。这部中国当年投资最高的电影首次票房过亿,开创中国电影的大投资、商业化之路。
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大片的争议之声就未曾断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以《赤壁》为例,认为中国大片走进一种误区、患了一种“大片之病”,而且是一种“传染病”。他认为,像《赤壁》这种大片没有人物,没有性格,没有气节,没有灵魂,没有精神,不仅平庸,而且媚俗,低估了观众的电影鉴赏能力。“连吴宇森这样曾经让动作浪漫化、人物情义化的导演,都不能逃脱大片的传染病。”尹鸿表示,场面和动作只有与人物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为艺术,否则就是一种奇观杂耍。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丁亚平同样认为,影片在内容、技术上的大或新,并不是大片认定的标志和标准,还需要电影艺术的本土化创新及其在中国地域性市场的检验。实现真正的本土化,得出本土的创新性图景需要足够的明智,不止是孤立的技术、艺术行为,而且在内容及其文化指向上,同样需要表现出足够的智慧、足够的情感良知,以致技巧、方法。丁亚平把人们对大片的不满意归结为三个原因:首先是大片的总体文化蕴含表现和本土化创新,在观众中未能得到普遍认同;第二是,在个别影片整体以至具体细节表现上不尽如人意;第三个是大片效应,票房狂收,明显提升了很多人对中国大片期待的热情。
国产大片诞生10年来,褒大于贬的作品屈指可数,冯小刚的《集结号》是一个,《十三钗》是第二个。这两部影片似乎也为中国式大片的发展廓清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必须言之有物,有精神、有灵魂。《集结号》揭示了群体与个体信念选择的矛盾,《十三钗》则在国家沉痛惨烈的历史背景下,关注了“善良、救赎和爱”。只有这样,国产大片才能从不治之症中逐渐痊愈,以一种健康的姿态大踏步走向发展之路。
在这个意义上,《十三钗》之后,值得期待的大片还有王全安的《白鹿原》,以及冯小刚的《温故1942》。希望这些大导演们能够尽快走出误区、总结经验教训,以真诚的情怀回望历史、关注现实,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影片。同时观众也要对大片持有温和、淡定的态度,正如丁亚平所说,对国产大片“应该多一些理解、尊重,多一点全局发展的观念,把大片说得一无是处,也会危及电影共同体建设,伤及电影发展的信念、信心。”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同样也表示,随着草创时期的结束,国产大投入影片也正处在进行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国产大片开始越来越走向成熟,应该看到我们的艺术家在调整、反思。中国的国产大片始终处在一个进步的态势中,它可能还有让人不满意之处,但是它进步的趋势非常明显。“再给中国电影一点时间,我们会关注各方面的声音,去进行各种艰苦的努力。”
细节的不足、叙事的平淡、高潮的缺失、想象力的缺乏,仍然是包括《十三钗》在内的国产影片,尤其是国产大片的通病,真正的改革或许会发生在年青一代身上
尽管收获好评无数,但《十三钗》显然还远远不是一部尽善尽美的影片。记者采访多位观众,不少人的意见是《十三钗》的确是近期市场上整体水平较优的电影,但网上炒的什么“国产影史里程碑”、“看后就死而无憾”之类的,显然言过其实。
比较集中的意见是电影整体表现比较平淡,缺乏必要的起承转合,高潮戏令人失望等等,而拿床戏炒作则被视为非常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