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美学家叶朗:文化强国要重视精神层面

2011年12月23日 16: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叶朗近照

  本报记者 刘 茜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策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开始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思考。

  著名学者、美学家叶朗早在1999年就提出要关注“文化产业”,并在北京大学建立文化产业研究院,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发展。在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即将在北京大学召开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围绕“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施路径,多侧面、多维度、辩证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其间,叶朗对“文化强国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强调,尤其体现了美学家引导人们努力提升人生境界的思考。

  “文化强国” 不能停留在表面理解

  在谈到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强国”目标时,叶朗首先强调,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大力建设文化强省、强市、强区,但是对“文化强国”的理解不要停留在表面的理解。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要使我国成为人民“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叶朗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建设“文化强国”。他举例说,最近这些年我们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是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社会发展将会受到限制,国家不可能有远大前途,天长日久还会产生人心的危机。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值得反思。

  如何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叶朗说,在新的时代我们要重新铸造民族精神,重新铸造并不是推翻过去的东西,而是在新的时代有新的发展。很多艺术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有理想的作品较少。有理想的作品才能超越现实往前走,看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中国文化应为 国际社会所了解、认同

  叶朗认为,“文化强国”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说,在很多国外的人心目中,中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国度,或者是不理解的,甚至有很多误解,其中,当然有历史上的原因,有一些对我们不友好的人做了一些反面宣传,把我们丑化、妖魔化了。

  目前来讲,“中国文化应该为国际社会所了解、理解、认同。”叶朗认为,其实中国文化从历史上是开放的,我们追求“悦近邻,来远人”。现在的美国十分重视用他的文化影响全世界——全世界人都看美国的电影,吃美国的快餐。二次大战著名的诺曼底登陆,部队喝的是可口可乐,这就是软实力。我们现在也开始在国外办文化节,进行交流,会有一些演出和街头的宣传,但刚刚开始,影响力不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即在让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同时,对外文化传播要有更多的内蕴,要有深度。

  叶朗还说,“与之相联系的,是中国人要受到国际社会尊重。把我们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转化为文化力量。”举例说,现在一部分有钱人追求高档奢侈品,以致有人说现在奢侈品的中心移到中国来了。我国有极少数人很有钱,这些有钱人在文化上怎么表现?不是表现为暴发户,而应表现为你们有教养、修养,有精神追求和高远的理想。”叶朗说。

  传统文化怎样复兴

  我国是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无疑也与文化强国的目标紧密相连。叶朗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复兴的路径。

  第一,叶朗指出,所谓“复兴”就是跟时代结合。我们要思考孔子的思想、《易经》的思想,这些古代的哲学智慧跟我们当代的社会、时代相结合。

  第二,传统文化精神应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清代大画家郑板桥说,他平生最不喜欢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他说:真正爱鸟就应该多种树,成为鸟国鸟家,早上起来,一片鸟叫声,鸟很快乐,人也很快乐,这就叫“各适其天”。“各适其天”,就是万物都能够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获得生存。叶朗认为这十分符合当代的生态保护观念。

  叶朗指出,复兴忌讳做表面文章。文化复兴并不是穿古装,行古礼,而要从精神上来复兴。他说:“在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现代的生活这方面学术界、文化界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提倡阅读经典,解读经典。阅读经典、解读经典绝不是回到经学的时代,尽管文献的考据是有用的。我们是要把经典的精神跟现代生活结合。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有永久价值的一些东西,像“天人合一”、对生命的尊重、热爱生命、追求和谐社会、大同理想等等。这些超时代价值的永恒的东西跟我们当代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

  产生当代文化艺术大家、经典

  “我们现在似乎还没有产生‘鲁郭茅、巴老曹’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这也是叶朗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认为一个文化强国,必然产生当代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文化经典、艺术经典。

  他说,这还关系着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他听到国际友人反映说:“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还了解一点,对你们当代的文化根本不了解。” 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某几个歌星、影星或功夫明星,国外很多人却仅仅知道中国的功夫、饮食文化。这说明我们现在宣传得比较表层。叶朗提出,我们要把现在已经有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展现出来,把它照亮。譬如文化方面有很多学者的很多有价值的创造,我们有时候不重视,不注意,把它们搁在一边。

  “我们要把当代的一些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文化大家、艺术大家照亮,放到国际舞台上展示。”叶朗举了一个例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从事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他认识一种死了的文字——佉卢文,佉卢文是丝绸之路上发现的一些文件上的文字,现在世界只有三个学者能读懂佉卢文,然而,没有太多人了解这些有价值的事。

  注重文化产业的人文内涵

  叶朗特别强调了文化强国与文化产业的联系。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有两个方面值得重点探讨。

  一是要注重文化产业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文化产品要有市场,要赚钱,但没有文化内涵,便是“空”的。当下一些电影用高科技制作,画面做得非常美观,但是人文内涵却被抽掉了。还有一种文化产品追求低俗,以低级趣味影响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这很糟糕。它们仅仅宣传“最珍贵、最豪华、最奢侈的”,却不宣传“对民族、国家的奉献与贡献”。二是重视艺术和高科技的结合。这一方面是由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的,另外,艺术和科学内在气质也有相通的地方,科学家和艺术家进行科学、艺术创造的动力都是出于想用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洁的世界体系,一种绝对的美,这是他们整个精神生活的支点。

  叶朗最近一直强调“文化创意的灵魂就是艺术和高科技的结合”。他两年前曾去外地参观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发现那里的动漫技术已经和国际接轨,却缺乏创意。与之比较来看,“乔布斯给了人们启示——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创造,都是艺术和高科技的结合嫁接。”叶朗说,“乔布斯团队不光有搞计算机的,还有搞诗歌、历史、人类学出身的人。从而,它们生产的产品不脱离高科技,有简洁的外型,却也有艺术的审美包含在里头,这非常值得人们注意。这对于我们建设文化强国,以及用人、培养人都有启示。”

  叶朗总结说:“将以上方面归纳为一点,就是建设文化强国要注重精神的层面。”“我们当代,不光国内,国际上也有一个倾向,就是——重物质、重技术、重功利,轻文化、轻精神。我们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把这种倾向扭转过来。建设文化强国,实际上要使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上升到更高的精神的层面。这样,我们国家就大有希望。不然,就算GDP上去了,一场经济危机却可以将之整个毁掉,所以注重精神的层面非常重要。”

  人物简介

  叶朗,1938年10月生,浙江衢州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0年毕业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荣誉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胸中之竹》等,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